年6月8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亿美元。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此外,资金也将用于培育新兴市场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当地的数字化转型,让普通民众也能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红利。
蚂蚁金服总部位于中国杭州,预期将在年IPO。近日蚂蚁金服与多个国际级投资者达成协议,募资由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领投,吸引了包括Carlyle、GeneralAtlantic、SilverLakePartners、红杉资本中国在内的多个顶尖私募基金参与。
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在年第四季度移动支付市场的占比为54%,在市场规模高达5.5万亿美元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加大了在线下零售店的应用和推广,移动支付也是阿里巴巴集团新零售战略体系的重要部门,电商巨头希望透过移动支付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零售业升级,提升效率并预测消费趋势。
同时蚂蚁金服也在积极进*海外市场,此次募集的资金也将用于海外拓展,还推出了技术服务,与光大银行达成了合作协议,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服务和风险管理系统,可能会在未来成为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国有银行的合作也有利于缓解金融监管机构对蚂蚁金服的压力。
此前,蚂蚁金服于年7月和年4月分别完成了两轮融资。
4月18日报道,蚂蚁金服据称准备融资90亿美元,估值高达亿美元。在巨大估值的光环下,投资者不应该忽视蚂蚁金服面临的这些风险。
监管部门打击高利率短期贷款、P2P借贷、货币市场基金以及跨境外汇支出,消费贷款和理财服务受到了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作为金融科技龙头企业,蚂蚁金服已经在提前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包括设定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上限,禁止在其平台上提供超过24%年利率的消费者贷款,承诺遵守即将出台的P2P贷款监管规定,“承担社会责任”。这可以平息投资者的担忧,但也会损害公司利润。
现如今,蚂蚁金服已经决定对发展方向进行战略调整:从支付公司转型为一家技术服务公司,技术服务将占到三分之二收入,支付将成为次要业务。
在年,技术服务贡献的收入在蚂蚁金服占到了34%,未来五年内将会提高到65%。
蚂蚁金服面临的强大对手——腾讯的竞争。在各项业务上腾讯与阿里展开竞争,从电商到流媒体视频,以及支付领域。腾讯在争夺星巴克支付业务上占得先机,而沃尔玛放弃了支付宝,转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