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后悔系列经典单本童书,今天更新第6篇啦。
在开头,再次重申下我们的选书宗旨:
不后悔童书系列,都是我自己从买过的大量童书中精选出来、认真看过、觉得值得推荐的小众好书。
从这期开始,我们这个系列也会有些小变动。之前推荐的书,基本上都以单本绘本为主。但我们公号的孩子都长大了嘛,所以之后也会在书单里加入一些不错的桥梁书、儿童文学,适合大宝宝观看。
像今天的最后一本,是暑假期间我看过觉得特别好的中短篇小说,适合7岁+孩子,薄薄一本,但真的抚慰孩子的心灵。
话不多说,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好书之旅吧!
《你是我最喜欢的老师》
适读年龄:3岁+
开学啦!
你家的小朋友准备好了吗?
新学校是什么样子?
老师会不会很严厉?
和小朋友们相处得好吗?
孩子们的心中,可能会有许多的未知和忐忑。
《你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以一个孩子给老师写信的口吻,回顾了她2年级的生活:
对我来说,学校就是乖乖坐着,认真听课,但这两件事,我都不擅长。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
踢踢踏踏踩遍所有的水坑,
是不是很多孩子的真实写照?
我不情愿地、湿淋淋地走进教室,老师却笑着说:“早上好!你真像刚从奥果韦河划独木舟回来的玛丽·金斯利,我们以后会一起读她和鳄鱼的故事。现在去拿个拖把来吧!”
没有批评,没有指责,让一个忐忑不安的孩子,一下就松了一口气。
感恩节,我负责照看班级的老鼠兄弟,却不小心让其中一只被猫吃掉了。我重新买了一只不敢告诉老师。
可是老师早就发现老鼠兄弟变成了老鼠爸妈,还在清理鼠笼时笑着说:“老师总是知道班上发生的事情”。
一个宽容的老师,
是多么令人安心又温暖。
我喜欢老师读故事给我们听,但是我讨厌被点名大声朗读,因为我总是被一些词难住。
老师把我叫到一边,鼓励我回家先对自己的猫练习阅读:“我们种菜的时候,种子也不会一下发芽对不对?大家都知道它们需要时间、阳光和水。学习阅读也需要时间。”
一个耐心又循循善诱的老师鲜活地被刻画出来。
我是如此幸运,遇到真正愿意倾听我的老师,保护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二年级快要结束了,我送给我最喜欢的老师一件纪念礼物——一幅拼贴画。
阅读角、玛丽·金斯利的冒险故事,神奇的老鼠一家,我们的菜地和种子……一年发生的快乐的事情全在这里。
一个不太适应学校生活的孩子,在一个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的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一学年。
“二年级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年。谢谢您成为我的老师。——您的学生。”
而这种快乐让她不再畏惧学校,最终也选择成为了一名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尊重与理解,耐心与传承,老师的言传身教远比课本更有力量。
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心中最最喜欢的老师。
《那一天,我失去了超能力》
适读年龄:2岁+
埃斯科菲耶贾科莫是法国绘本界的金牌搭档,已经为我们带来过不少佳作。
他们的作品总是洋溢着各种无厘头的脑洞和搞怪的幽默。
不过这一次,他们在脑洞和幽默中,还融入了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意。
第一次飞起来时,我发现了自己有超能力。
我专注地训练自己,开发出各种超能力:比如,啊呜,让小蛋糕消失啦!
超能力也不是总是有效,比如对讨厌的豌豆。
我还能用超能力穿墙,在天花板上走来走去……
适当的时候我还会隐身。
这本书图画和文字构成的反差,让人忍俊不禁。
文字里,孩子洋洋得意于自己的超能力。
但在图画里,我们分明看到,孩子能飞翔,是因为一双大手的抛举;孩子在墙上掏洞,乱涂乱画大搞破坏后胆怯地躲在床底,生气的妈妈无奈地当作没发现,饶过了“小坏蛋”。
原来,这一切超能力,都源自父母对孩子的爱呀!
故事的结尾特别温馨,孩子跌倒了哇哇大哭,他以为自己丧失了“超能力”。
这时候,妈妈冲过来一把抱起孩子,吻了一吻他。
奇怪,好像立刻就好多了。
因为,这就是妈妈的超能力。
《不要舔这本书》
适读年龄:2.5岁+
这本书来自我们读者的力荐,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可爱的细菌科普书。
它是一本互动性很强的书,我陪叮当读时,他玩得很欢快~
你知道吗?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你的肠道里、你的袜子里、早餐里、鼻子里,甚至是企鹅生活的南极和珠穆朗玛的峰顶……
当然,细菌也会住在书里。
细菌小敏就住在我们的书里,靠近一点,近一点,再近一点……你就能看到它!
看到了吗?这是纸张放大倍的显微镜图像,小敏就住在这儿!
这本书的画风相当特别,图画虚实结合,一部分是各种实物在显微镜下的图像,另一部分就是作者创作出的可爱的细菌们啦。
看书的同时,你在念,孩子会自觉地跟着书的语言行动起来。
“轻轻用手指摸一摸,你就能带走小敏。”
“现在它在你的手指上。”
“张开嘴,用手指轻轻碰一下你的门牙。”
看,这些奇怪的冰山,就是你的牙齿放大0倍的显微镜图像。
小敏在这里认识了新朋友细菌小雷,它正忙着给你的牙齿蛀洞呢!
这里的细菌最喜欢甜食,它们巴不得小朋友少刷刷牙。
接下来,小敏和小雷一起结伴出发,它们又认识了附着在T恤上的黑曲霉阿丹,它能让你的衣服发霉发臭。
衣物纤维倍放大图像
还有肚脐皮肤上的棒状杆菌阿杰,阿杰生活在皮肤上,最喜欢脏东西。
就是它让你的皮肤发痒呢。
皮肤显微镜图像特写
所以,虽然旅程很有趣,最后别忘记把这些细菌送回到书里哟!
整本书互动性超强,让孩子们跟着细菌小敏,去了一趟我们平时看不见的地方冒险。
各种细菌的作用和危害,还有健康卫生习惯的养成,不知不觉,都被融进了有趣的故事里。
苦恼如何培养孩子卫生习惯的爸妈,不妨试试这本书哦。
《巨人的时间》
适读年龄:4岁+
这是我私心大爱的一册绘本,它是曼努埃尔.马索尔的作品,之前我有介绍过他的作品《山中》
他的作品风格极其鲜明独特,丰沛而耐人寻味的细节,带给人无限遐想与哲思,不仅是画给孩子,也是画给成年人的。
单看文字,巨人在漫长的时间里,似乎真的无聊,简直就像我们乏善可陈的日常生活:
今天,什么也没发生。
今天也是。
今天也没有。
……日子就像这些松树,看起来都一样。
会一直这样吗?
时间……
……流逝,
什么也没发生……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图画,你就会知道:
四季轮转、沧海桑田之中,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值得惊叹的事情。
飞过一只蚊子,给一片像鱼儿的云朵安上了眼睛。
一只松鼠在松树被拔起时,跑到巨人的手上,在巨人头顶的树上住了下来。
后来,巨人有了想守护的东西——一栋小房子:
▲遮风挡雨
▲遮挡烈日
▲抵挡暴雪
*注意看巨人头顶那棵树,不知不觉它已经走过四季轮转:从长出第一片绿叶,到枝繁叶茂,到开满鲜花,后来又在秋风中逐渐凋零,在冬雪中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甚至,在沧海桑田变幻中,把它放到山上躲避洪水。
为小狗赶走凶残的野猪,
接住飞来的奶牛,让它安然落地。
还有最后画面中,顺着巨人的手指爬上树干的小蚂蚁们。
画面不起眼的地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生灵,它们一直陪伴着巨人,对它们来说,今天可是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情,只是巨人并没有在意。
生活中,我们就像巨人一样,总是抱怨着生活的平淡无奇,什么奇遇也没有发生。
其实,生活其实并不无聊,只是我们忽略了身边那么多的美好。
《小毕的故事》
适读年龄:4岁+
看这本书,就像看一部哀伤的黑白默片。
小毕总是一个人,别的孩子都躲着他。
我慢慢走近他。不知不觉,我拨开野草,来到树林深处。
一段友谊就这样建立。我成了小毕唯一的朋友,树林属于我们两个人。
只要和小毕在一起,我从来不会觉得无聊或害怕。
可是,我上学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小毕不能上学,别的孩子对他指指点点。
“瘸子”“哑巴”“神经病”,小毕的外号越来越多。
现在,连我也开始躲着小毕了。
看到树林里淋雨的他,我还是装作没看见跑开了。
现在,真的只剩下小毕一个人了,或许他从来就是一个人。
孤独的小毕渐渐走到了树林更深、更深的地方。
最后,看到小毕的身影消失在苍茫的森林中,徒留小毕妈妈呼喊他的声音,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全书图画只有黑白两色,跟着一页页如同电影分镜头的画面,我们也仿佛走进了小毕孤独的内心世界。
“我”曾经对小毕付出过善意,但这善意太微小,很快就结束了。小毕最终一个人走向了更深更远更孤独的世界。
孩子本该是天真无邪而快乐的,但是他们之间复杂的友谊,或是对同伴的残忍欺凌,却是我们成年人难以介入的。
整本书中,小毕的妈妈每次出现,都是在树林中呼唤着小毕的名字,对待这样一个孩子,她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她会怎么对待小毕?我们都无从得知。
魔法象是我最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