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德林社
文|金卫
太突然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
11月3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的决定。
上交所公告称:近日,发生你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条等规定,并征询保荐机构的意见,本所决定你公司暂缓上市。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盘前股价跳水,跌幅逾9%,此前一度涨1%。
刚刚,阿里巴巴回应:我们会和蚂蚁集团一起,积极的配合和拥抱监管,我们相信蚂蚁的同学,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把工作落实好。社会希望我们更好,我们也必须用一如既往的努力实现和超越社会的期望,这是我们这群人的责任。
资料显示,蚂蚁集团原定于11月5日在A+H股上市,目前招股工作已经发行结束,距离上市只有两天时间,却突然传出暂缓的消息,在资本市场上确实非常罕见。
对蚂蚁集团H股上市是否推迟问题,港交所当天晚上9:40分发布公告称,暂缓H股上市。
对于蚂蚁暂停上市,大多数投资人士毫无心理准备。有投行人士指出,如果有公司在上市期间被监管约谈,属会后重大事项,应当被要求补充披露,“补充披露后可以再上市。”据腾讯新闻《一线》称,蚂蚁集团暂停后需要重新调整上市板块的业务内容以及重新估值。
11月2日,蚂蚁集团有关负责人遭约谈的消息刷屏朋友圈。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对此,蚂蚁集团回应表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与相关管理层接受了各主要监管部门的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蚂蚁集团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
今年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A+H”上市计划,最初还比较顺利。9月18日,上交所正式同意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申请,创造了科创板第二的申请获批纪录。
不过,其后关于蚂蚁集团的IPO争议不断。10月中旬,有报道称蚂蚁集团10月上市计划出现延期,主要是蚂蚁战配基金支付宝独家配售涉嫌违规。其后,蚂蚁两度回应称销售战配基金合法,而业内则质疑打监管擦边球、“吃独食”。
蚂蚁走过了基金配售争议,也顺利地获得证监会的“绿卡”。
10月21日,证监会官方同意了蚂蚁集团的科创板IPO注册,蚂蚁集团随即在A股、港股更新招股意向书,并公布上市发行方案,启动了招股工作,代码为。
然而,在此关键时点,蚂蚁集团的实控人马云却“祸从口出”。
事实上,在这次四部委约谈之前,官媒已经放出了信号,密集警示蚂蚁集团的风险。
10月31日,《金融时报》转载刊发《关于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几点认识》一文;11月1日,该报再次刊发标题为《资深学者: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的文章;11月2日下午,该报再次撰文《资深学者:在金融科技发展中需要思考和厘清的几个问题》。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披露重要信息的媒体,《金融时报》这三篇文章所指不言而喻。
《资深学者:大型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与监管》文中直言,若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量开展金融业务,但却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不仅是逃避监管,更容易无序扩张,造成风险隐患,不利于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消费者保护。
与此同时,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认为,有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垄断地位收过高费用;“花呗”、“借呗”侵害消费者权益,普而不惠。
11月2日这一天,央行行长易纲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数字经济中的央行角色”主题会议上就大型科技公司和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消费者隐私保护等问题表态,他说:“大科技公司是金融游戏规则改变者,消费者隐私保护是极大挑战。”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关于金融科技,明确提到“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工作,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在四部委约谈的当晚,银保监公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这次的征求意见稿对网络小贷明确了准入条件、资金来源、杠杆率,同时要求网络小贷公司原则上不得跨省开展业务,正在上市的蚂蚁集团成为最重要监管对象。
目前,蚂蚁集团营收收入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年,蚂蚁集团全年营收亿元,同比增幅超过40%,净利润为.7亿元。
今年上半年,蚂蚁营收达到.2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8%,其中,今年上半年数字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收入为.72亿元,占蚂蚁的总收入比重超过六成,较去年同期增加7.2个百分点。
蚂蚁集团的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分为微贷科技、理财科技和保险科技业务三个子板块。其中,微贷科技在年上半年营收为.8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39.4%,是创收最多的业务子板块。而微贷科技正是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
有金融业人士表示,四部委约谈其实并不是关键,而是在蚂蚁上市前四部委出台的网络小贷新规,这个才是关键,这对蚂蚁集团而言,属于突发的监管环境变化导致估值逻辑发生较大改变,如果不暂缓,估值会出现新的变化,另一方面对上市之后的监管带来更大的难度。
对于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官媒也亮出了态度,经济日报发表文章《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称,监管部门秉持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就要坚决纠正问题、解决问题。蚂蚁集团已完成上市定价,可谓是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