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盛宴之下,高山之巅,蚂蚁已不再高光
TUhjnbcbe - 2023/1/1 23:24:00

来源:新浪财经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陈凯

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

当时间的指针回拨到一个月之前,蚂蚁还在以极快速的动作完成了国内科创板上市的一系列行为,包括提交招股书,投资者认购,战略配售基金的发售以及正式确定上市的最终定价和股票代码,一看就是带着土豪和含着金钥匙上市的味道。

具备浓厚的风水意义的上市证券代码和定价,都围绕着6和8,可想而知,当时的国人对蚂蚁上市抱着一种极其羡慕、嫉妒,又希望能分上一杯羹,又期望自己打新能有一点点收获的艳羡心理。即便在刚开始打不上新股,大多数人也希望能在蚂蚁回调之后上车,跟上这个科创板国内金融数字科技第一股的巨无霸的脚步。

但是,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资本市场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你看到的是表面的荣光,但背后的艰辛和风险却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一场大序幕开始徐徐展开。

山雨欲来,直转而下

一个月之后,回到11月3号,就在蚂蚁金服准备A+H挂牌上市的前两天,上交所发布公告暂缓蚂蚁上市(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理由是“四部门联合约谈”“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此后港交所也紧急发布公告,暂缓蚂蚁港股上市,并后续计划披露港股打新资金的退出安排。此后,当晚美股阿里巴巴大跌8%,第二日港股阿里也大跌9%,国内A股阿里和蚂蚁概念股也是纷纷戴上了“绿帽子”,开盘即跌。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当初蚂蚁金服跑步上市的快速看好通道会在短短一个月内,甚至是短短两天内被快速逆转,进入了下行通道?如果按照现在的形势,蚂蚁未来会面临的两个直接的大难题就是:1)如何正确处理和监管之间的互动关系2)如何进行监管环境变化之后,也就是网络小贷新规发布后的蚂蚁板块估值和定价等核心挑战。

可以想象,蚂蚁在一夜之间接连受到了两个核心并且是关键的打击。首先是面临暂缓上市后的严重不确定性,其次是面临网络小贷新规后营收和利润面临较大不确定的投资人估值和市场定价风险。这样一来,最差的结果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后再上市,但估值可能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具体数字要看重新定价和估值后的整体业务规模)。

中间发生了什么?

要知道,在中国目前大力推动股票注册制改革和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科创板上市的过程中,很少甚至极少会出现已经过会审核,准备挂牌上市的企业在上市2天前被紧急叫停的情况。而且还是上交所在公告中明确说明被叫停的理由,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这其中必然有很多隐情。

事情还得从9月份蚂蚁独家销售战略配售基金这个事情说起。

要知道发行一只公募基金,尤其是比较紧俏的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是配售一些很好的股票的基金,公募基金直销能力是有限的,基本上都要通过银行代销,或者会分配给银行必要的一些额度,还有一些其他的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这其中蚂蚁基金就是代销方之一。而这次5只蚂蚁金服上市的战略配售基金,完全没有给任何一家传统的机构代销的机会,%由支付宝蚂蚁财富代销,这就触及了传统的基金代销规则,给了传统银行和其他代销方一个很不给面子的行为。这是其一。独揽了自己的发售渠道,不分一点给其他的机构。第二个就是存在一定的监管问题,比如蚂蚁自己的平台代销自己股票上市的战略配售基金,是否涉及相关方的利益问题等。

如果说蚂蚁金服上市被暂缓是最终的结果,那么独家销售自己公司股票的战略配售基金就是第一个引发大事件的蝴蝶效应的开始。可以设想,当时蚂蚁对独家销售一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及时对监管机构进行相当力度的沟通和整改。这也是为后期一系列事件的发酵和延续提供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事件的突发性质变:外滩金融峰会

当然,这个是个技术性问题,还不至于完全引发后续一系列的循环发酵。引发事件进行关键性转变的是马爸爸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一些论述。关于这些论述,其实听者有意,讲者有心。在专业的金融人士看来,马云的论述是稍显公允的,甚至是浓厚的挑战意味。比如:

“中国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因为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还没有成熟的生态系统,没有完全的流动起来,大银行更像是大江大河和血液的动脉,现在需要湖泊、沼泽地等生态系统,才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管理,必须改掉现在金融的当铺思想,要依靠信用体系的发展。他谈到,今天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单靠资产抵押的机制,会走向极端”

说完这些论述后,立马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10月31日18:59,一篇署名为张非鱼的文章《关于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几点认识》在位于上海的第一财经

1
查看完整版本: 盛宴之下,高山之巅,蚂蚁已不再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