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招股书正式披露!重要财务数据全曝光:
据招股书,支付宝APP服务超过10亿用户和超过万商家,合作金融机构超过家,为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商业类APP。按规模计,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数字支付提供商和领先的数字金融平台,截止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在国内的总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万亿元,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贷款余额与理财科技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达到2.1万亿元和4.1万亿元。
从招股书来看,蚂蚁金服最赚钱的业务,居然是花呗等小贷服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支付宝依然是蚂蚁金服最核心的资产!毕竟花呗等业务的引流,基本都来自支付宝。
但支付宝这块优质资产,当年是如何从阿里巴巴公司剥离出来的,却依然充满争议。
事情简单来说,就是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管理层,就支付宝能否顺利获得央行牌照的判断,与外资股东雅虎、软银产生了巨大分歧:
雅虎、软银认为通过协议控制可以,但马云判断“央行不会通过”。
于是马云“先斩后奏”,未获公司有权机关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进行了他自认为最合适的处理。
年,人民银行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号令),其中对于外商投资的支付机构做出了限制性规定,这意味着有外资背景的阿里可能无法合法持有支付牌照,这也成为剥离的契机,在年6月、年8月份马云团队分两次成立全内资公司,将支付宝的资产从集团剥离出来。
当初,资本方是想通过VIE结构对支付宝公司进行实质控制,这样回避了有关限制外资的法律,形成“真外资,假内资”的局面。
不过,在支付宝被剥离出来之后,马云在未获有权机关明确批准的情况下,宣布斩断VIE协议。
因为阿里主要股东包括美国和日本的知名公司,因此该事件这在全世界范围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此,马云自己评价称:
“虽然不完美,但是唯一并且正确!”
“如果支付宝没有拿到牌照就变成非法机构,6亿用户都在用,结果不可设想。马云表示,“没有资格,支付宝就瘫痪掉了,淘宝就瘫痪掉了,整个阿里就瘫痪掉了”。
当时不少大佬也支持马云。
比如史玉柱公开力挺,称“为了爱国可以流氓”:
但也有很多人不认同:
《华尔街日报》就言辞激烈地说:马云“偷走”了支付宝。
财新胡舒立发文称:
“即便事后补偿协议最终达成并得到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的同意,仍不能改变一个基本事实:管理层的单方面行动没有遵守股东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契约,违反了商业社会的基本原则。契约意味着诚信。违背契约导致极大不公正,伤害企业之本。
不仅如此。用经济学的话说,此举还有很大的“负外部性”。因为契约与产权一道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石,践踏契约原则就伤害了市场之本。如果契约得不到尊重,必将平添全社会商业风险,徒增交易成本。中国企业常有“契约软肋”,由内部人控制的资产腾挪并不鲜见,而事情发生在国内外深受尊重、被视为中国企业家标杆人物的马云身上,发生在中国引以为豪的成功企业阿里巴巴,其“负示范作用”就更为显著,可能直接影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形成大范围的“支付宝折扣”。这也是许多往昔喜爱马云、寄望马云的识者们备觉痛心疾首的原因。”
虽然马云和雅虎、软银等当事方早已握手言和、重新谈笑风生。
但是这件事情的影响,则没有那么容易烟消云散。
事过多年后,依然有人拿此事来讽刺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