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1日电(记者王淑娟张斯文)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各大玩家“跑马圈地”蓬勃发展的同时,消金市场也面临利润空间收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不良资产快速增长等挑战。
今年以来,又有不少“新玩家”入局消金市场,尤其是近期蚂蚁消金获批成立将对消金现有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分析认为,新巨头接连入场抢占市场新机遇,原有竞争格局被打破,或将孕育新的千亿级头部玩家。
新老混战扩容亦是大洗牌
近期,消金行业“新生”消息不断,在队伍扩容的同时,行业洗牌也愈加明显。6月初,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原本支付宝旗下的花呗和借呗都将纳入蚂蚁消费金融的框架中,注册资本为80亿元。这是年第2家获准开业的消金公司,苏银凯基消金公司4月份已在昆山开业。至此,全国获批筹建(含开业)的持牌消金公司增至33家,已开业的消金公司为29家。
与此同时,近期有市场消息称,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的内部筹备工作已经完成。公开资料显示,唯品富邦消费金融于年9月底获批筹建,按照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的时间来看,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或已进入开业倒计时。
伴随消费升级,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快速扩张,引来各路资本入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参与者主要有两类:一是金融,其中有20家消金公司大股东为银行,包括2家国有大行、3家股份行、14家城农商行和1家外资行。二是互联网巨头、电商平台,例如阿里、百度、携程、小米等。
距离年3月1日中国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金正式开业,已经11年有余。10余年探索发展,如今的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变。截至年6月末,中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5亿元,贷款余额.1亿元。
随着入局的资本和机构越来越多元,消费金融公司迎来更加激烈的排位争夺战。去年底颁发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里,监管对互联网小贷公司准入和展业条件做出了诸多限制,诸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寻求消金牌照。
“监管加强背景下,预计未来更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将申设持牌消金。”中信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肖斐斐认为,基于消费金融牌照的多倍杠杆优势,有助于互联网企业拓展网络融资业务。消金公司牌照价值提升,具备先发优势和股东优势的企业有望胜出。
实际上,目前开业的29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市场格局呈现出头部高度集中的特点。头部消金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千亿元以上,而尾部公司的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下。总资产排名前三的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合计占比达到全行业总资产的50%左右。当然,随着互联网头部公司的入局,例如蚂蚁消金的获批开业,未来市场格局还会发生不小的变化。目前来看,消金公司之间的业绩分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随着蚂蚁消金的获批开业,消费金融市场可谓风云再起。消费金融公司的杠杆在十倍左右,而蚂蚁消金注册资本为80亿元,已经超过捷信消金跃居持牌机构首位。不过,根据目前“花呗”“借呗”规模已超万亿元的规模测算,当前蚂蚁消金80亿元的注册资本难以完全承接。因此,业内人士预计蚂蚁消金开业后将会很快进行资本补充或引入新股东注资。
同时,根据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报告,截至年末,持牌消费公司的贷款余额合计为.93亿元。而据中泰证券测算,蚂蚁消金的贷款规模将达到约亿元。因此,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或使整个消金行业的贷款规模翻番。
监管趋严消金顽疾乱象频被通报
从市场定位来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服务于无法得到商业银行服务或者服务不充分的客户,在风险偏好上高于商业银行,服务客群更为下沉,放贷利率也更高。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跑马圈地期,经营较为粗放,行业乱象顽疾近年来屡屡被诟病,这也让监管开始加大对消金机构的乱象整治。
不久前,晋商消费金融将一位逾期女性客户的征信报告写入了“专业做鸡十年”的字眼,这样的低级操作令人大跌眼镜。这背后,不仅暴露出晋商消费金融内控管理的混乱,更是这家公司对客户和监管的藐视。
近日,银保监会还对马上消费金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了通报。这也是继招联消费金融之后,第二家被银保监会消保局单独通报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银保监会发布的《通报》指出,马上消金存在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学生贷款管理不规范、合作商管控不严、联合贷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规催收、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七宗罪”,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例如,马上消金与某银行的联合贷款合作协议中,未按照承贷比例共担风险。存在将贷款利息作为服务费支付给合作银行的情况,如与某银行在合作协议中约定,将利息的一部分转化为向该银行支付的金融服务费,年化费率1.5%。在与合作银行开展的联合贷款业务中,马上消金汇集借款人保费并定期划转至合作保险公司,属代收代付保费行为,但自身并无保险中介资质。后在业务环节中加入保险经纪公司,但并未改变代收代付保费的行为性质,存在监管套利。
去年10月,招联消费金融因存在误导宣传、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对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等四大问题,被监管公开通报过。
分析认为,作为目前持牌消费金融行业前三的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金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消金行业乱象。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表示,随着消金行业监管评级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监管从严从重处罚的延续态势看,后续监管应该会加大对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违规行为处罚,且处罚行为将影响到持牌机构的评级结果。
肖斐斐认为,年以来监管对互联网贷款监管力度加大,同时对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进行了限制(4倍LPR),监管的精细化管理将有助于消费金融市场进一步规范。
谁主沉浮?未来5年消金市场年均增速或达30%
麦肯锡的报告认为,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迎来转折之年。一方面,中国率先走出疫情阴霾,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支出逐渐回暖;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波动加剧、利差收窄、监管趋严,消费信贷市场将告别高增长,逐步转向规范化的成熟经营模式,未来5年市场竞争格局也将发生改变。全面提升风控水平、全价值链应用前沿科技、互联网消金公司模式转型等,将成为行业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