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蚂蚁金服上市,趣说改革开放
TUhjnbcbe - 2022/12/8 23:27:00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

蚂蚁上市为哪般?

蚂蚁金服

记得儿时的乐趣,一帮小朋友们捣鼓蛐蛐儿、抓耗子,掏麻雀,踩蚂蚁、看蚂蚁上树。有一天,我就问我爸爸,我说爸爸为什么蚂蚁窝在地下,它上树去干嘛?我爸爸给我这么回答,他说因为蚂蚁太渺小了,我们人走路稍不留神踩死一只蚂蚁,而且人类是没有感觉的,所以才有一句话说,弄死你就像踩死蚂蚁一样简单。所以蚂蚁上树可能是为了能活得长久一点。

其实,这个故事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也不知道蚂蚁为什么要上树,我父亲给我这个答案也未必就是标准答案。不过,前几天的蚂蚁要上市这件事却似乎很适用这个回答。

11月3日,马老师也在外滩金融会议上发表了一个激情慷慨一个演讲。说了好多金句,说我们国家的金融系统是没有系统风险的,因为我们就没有系统。还说了一大堆针对金融系统的一些弊病的名言,比如说我们银行是当铺逻辑,只扶持不需要钱的有钱人,需要钱的人却得不到金融的支持等等,可谓是炮轰金融体系。

那么他为什么要有这么一番言论?其实我们可以从蚂蚁上市的两个核心原因来看。

第一,它目前的核心业务模型已经遭受到冲击,就是所谓的第三方支付这种体系受到原有固有的国家金融体系,就是银行体系的冲击和打压。

第二个,我们国家推出数字货币,即将颠覆所有第三方支付系统。

数字货币

所以,蚂蚁金服面临着一种生态环境的变化,它必须转型。其实马老师想来想去,他也明白蚂蚁目前的业务转型难度之大,要么颠覆现有的金融体系,都是蚂蚁来做,一家独揽。可明显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那么它只能寻求出路,那就是想办法把蚂蚁现有的业务纳入到国家金融体系当中来,但事实上,蚂蚁现在的金融服务和我们传统金融服务体系是有天壤之别的,根本无法直接纳入,这就给蚂蚁集团带来被动。

虽然蚂蚁金服在目前第三方支付领域一家独大,但是再大,在传统的金融体系这头大象的脚下依然是一只蚂蚁,一踩就死,于是马云选择了上树,即让蚂蚁金服上市。上市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解决了蚂蚁无法变成金融体系大象的困境;第二个让蚂蚁集团目前某些业务成分撤退,因为这部分成分与现有的金融体系是不相适应的,通过股权结构调整优化,让这部分股东顺利退出。第三,蚂蚁上市,解决目前本量资金不足,高杠杆的尴尬。上市成功便可以直接融得上万亿的本量资金,这样又可以换一条跑道再去玩。

这种资本快速集中替代掉原来资本缓慢积累过程,拿着万亿级别体量的资金,做任何事情,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是轻轻松松的。或许蚂蚁银行在不久的未来也会出现,或许在未来,国家数字货币的背后就会有蚂蚁的影子。马老师在外滩金融会议上的演讲,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呐喊,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是一种呐喊,是一种无奈。再换句话说,马老师说的未必也是正确的,他是站在蚂蚁的角度去看我们国家金融体系这只大象,也未必没有盲人摸象的感觉。

真相往往都是丑陋的,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我个人有一个预测,蚂蚁金服上市的第一天的股价或许将成为它股价历史的最高点。

说完了蚂蚁金服上市,下面我们来说说蚂蚁金服上市之举背后的历史大背景。其实这个背景就是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需要。

改革开放与双循环

我们国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全面改革开放,如果我们把每一个阶段都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达的话,我们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其实还是挺有趣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推演一下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在哪里。尤其我们最近提出来的双循环的这个经济模式,即以内循环为主导,辅以外循环的双循环经济模式。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可以用这三个字来表示,叫比胆子。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其实是从农村开始的,田地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个时候其实有点野蛮生长,大家谁胆子大,谁就能搞到钱,那个时期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理论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后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就进入到了第二阶段。进入三产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满大街摆摊的开饭馆,所以给个关键词叫开馆子。这个阶段发展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不太适合、不太公平的景象。因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匆忙转型导致资源与市场占比不匹配,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部门和个人手中,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灰色阶段,我把这个阶段总结为“批条子”。

在这个阶段之后,我们国家的整个商业体系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进入到整个流通领域当中。而这个资金以当时我们经济的能力是完全不具备的,于是,为了保障已经快速发展的开放时代,国家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了一个特殊*策,让市场主动通货膨胀,我把这个阶段就叫做“印票子”阶段,这个时候开始产生极高的通货膨胀。九十年代初,通货膨胀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十几。

当印票子印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经济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就是盖房子。这一阶段,国家从九十年代末一直到现在。将近20年时间,都在大力发展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阶段是我们发展速度最快、体量增加最大的时期。

但是快速发展的后果就是我们供给侧很快过剩,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于是国家放开外贸进出口,采取强有力的外贸*策,鼓励内地企业向国外输出本国产品,我把这个阶段称为“串门子”。什么叫串门子呢?就是我们把过剩的供给侧输出到国外,去跟别人家串门玩,换来外汇,所以这叫串门子。

在这期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瓶颈期,这个时期,其实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人口红利逐渐被消磨光。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国家果断调整*策,开放二胎,想把人口红利再继续做一些拓展,于是有了一个*策叫“生孩子”。

但是由于20年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和逐渐放缓的经济,导致老百姓口袋没钱,大部分适龄生二胎的父母被房贷拖累,因此这个*策的效果不太明显。从去年开始,再加上今年的疫情,这些年赖以生存的所谓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也面临调整的现实。于是今年十四五规划中就提出来一个最新的*策,叫双循环体制,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辅以国外循环,形成了一个双循环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叫循环。什么叫循环?循环就是通路。所以在下一步的整体的改革过程当中,国家已经筹备开始用数字货币打通资金流这个环节,下一个环节一定是商力,即双循环的造血能力。这次蚂蚁这个事儿其实也给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反渠道垄断。为什么要反渠道?渠道后边是什么?渠道后面是数据,而数据是什么?数据是资产,而国家是决不允许这些资产掌握在国家体系以外的一些个人手里,而蚂蚁就是其中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蚂蚁金服上市,趣说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