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危机,另一方面是科技企业IPO一浪高过一浪的火热,个中风险请自行品味。
文:本刊记者王爽责任编辑:轩辕镜
9月25日零点,基金界的“双11”到了!蚂蚁金服战略配售基金开始销售,1元起购。刚开卖就遭疯抢,2分钟卖出10亿。仅1小时,5只基金卖出亿……
由此,全球最大规模IPO之一蚂蚁金服在港上市的进程,正式进入了最后阶段。
而当下火热的氛围,与今年年初形成了鲜明对比。疫情刚刚袭来之时,科技公司的IPO还被预测为将是年的疫情受害者之一。毕竟,谁愿意在百年一遇的危机中上市呢?
但事实却与预测截然相反。仅在中国,今年上半年的企业IPO就至少创造了24名新亿万富翁。多家明星公司在今年宣布上市计划,除了已经创造出新首富的农夫山泉IPO、京东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之外,海尔智家、华住集团等中国知名企业也在排队赴港上市。
除了中国企业在港股扎堆上市外,年同样有多家知名科技公司计划在美股上市:此前上市计划受阻的Airbnb,已正式提交IPO文件。云数据存储公司SnowflakeComputing、美国外卖公司DoorDash、美国跑腿电商公司Instacart、大数据公司Palantir等,纷纷提交上市申请。
根据各家公司的招标书数据,这5家美国公司的最新总估值共计亿美元。在危机不断的年,为何各类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在扎堆上市?
1
科技公司上市的*金时期到了!
对于许多初创公司来说,选择在此时上市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与金融市场本身有关。多家“独角兽”上市后令人失望的表现,开始让风险资本谨慎对待初创科技公司,它们在风投领域的融资难度和成本都在增加,因此倾向于尽早IPO,到二级市场圈钱。
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疫情为众多科技公司带来了“福音”。因为居家生活的需要,消费者在网上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Google、Amazon、Apple、Facebook和Microsoft这些大厂的远程办公系统迅速而蓬勃的发展起来。连规模不大的科技公司,甚至刚刚推出产品的科技公司,也从中受益。
这些信息已经反映在股市中,科技公司的人气一路水涨船高,空气中弥漫着数字经济繁荣的气息。今年8月上市的科技保险公司DuckCreek,收盘时上涨了近50%。同样是在8月上市的网上购物平台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