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道大家对于一个内推进来的新人,心里是什么感觉?
觉得人家走后门?瞧不起人家?还是觉得惹不起惹不起~
老实说,我对内推进来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偏见。
打铁还需自身硬,人家没本事凭什么得到内推啊?
这时候有人就喜欢抬杠:人家没本事,人家身后边的人有本事不就行了!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关于“懒蚂蚁”效应的故事,说得是有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在公司也没见干过什么实事,按理说,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在公司待得久。
报告了几次领导,领导总是笑而不语,该干啥干啥,就是没有打算把那名员工给开除了。
直到后来有一次,公司遇上了难题,公司上下都没办法,却让“懒蚂蚁”搞定了。
怎么回事?
原来,懒蚂蚁的叔父是公司的一位大客户,正是这位大客户的订单挽救了公司。
公司不会养没用的人。
即使是内推,人家也有可能隐藏了技能或资源。
退一万步来说,且不说那个内推的人没本事,就算人家真没本事,也轮不到你来操心。
沙子掩盖不住金子的光芒,真有本事,就算是内推进来的也一样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说起内推,大家好像都是一个反应:靠内推进来的肯定没啥本事。
好像在大家眼里,内推已经成了讽刺人的一个贬义词。
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
内推真的仅仅是一个人情交易么?
就因为是“内推”的,就活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吗?其实内推也可以这样:
记得以前一位博士生导师曾经如此告诫他的学生:有些人来找我推荐(读研读博),我嘴上应着好好好,但我只会推荐那些我认为确实有潜力的人。否则推荐过去人家觉得不行,那不是砸自己招牌吗!
由此可以窥见一斑。内推,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人情交易,其实颇有一番“伯乐相马”的意味。
02
有趣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并不排斥,甚至是更喜欢内推进来的人。
为什么公司会喜欢内推的人呢?
①信任的人“内推”提高效率。
《至关重要的关系》一书作者告诉我我们
如果一个企业家是经过人介绍来的,那么说明某个我信任的朋友已经帮我省去了调查这个企业家的麻烦。在我所信任的社交网络内工作可以让我做决定时更有效率。
换句话来说,内推其实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帮助我们做了一层过滤。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太难了。其实在公司招聘的之间的感情交流的时候,也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而内推,就相当于一场小型的面试。
不同的是,通过这种面试的人,彼此之间认识,有一定了解,再进行建立深层信任更加容易。
所以,这种内推不仅仅不会让人觉得反感么反而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②大范围招聘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招到想招的人。内推省事儿。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每年有多少大学生从象牙塔步入社会,平均每年从大学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人。而每年的供职单位又有多少人。每天面试官又得接到多少份简历,
前段时间刚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事:面试官刚发布招聘通知才十几分钟就收到了上千份面试通知。
不得不紧急关闭招聘通道。
你可以想象一个面试官要从成百上千份简历中挑选出一个或者是2、3个符合条件的人这项工作量得多大。这还是好的,怕就怕在经过了层层筛选,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留下来的人。
这种情况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光投入了精力财力物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互回报。
相比之下,有人内推进来不仅省时省力,甚至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这样的事公司能不喜欢么?
03
其实我们不必带有色眼镜看待“内推”。如果合理运用,内推也能成为我们职场的助力。
如何让内推成为职场助力?
①留心弱连接
根据六度关系理论,人与之间的关系不超过六层。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六个人就可以链接到自己想要找的人。
但是我们往往不能通过这样的关系找到我们想要找的人,更别说是找到要找的工作了。
在波士顿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帮助人们推荐工作的大部分是弱连接导致的!
而在畅销书《引爆点》中,格拉诺维特中酒阐述了弱连接的重要性。
格拉诺维特认为:弱连接就像是一座桥梁将两个不同的世界连接起来。也正因为如此,会带来自己原先并不知道的信息和机会。
当然,弱连接本身并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弱连接为你带来的关系网。
与之相对的是强连接。通常来说,强连接会把同频的人聚集到一起,但也正因为如此彼此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十分相似。
这就导致了一种情况:接收到的接触到信息其他机会也十分有限有时候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比弱连接其特点之明显已经不言而喻了。
你真的很难想象弱连接能够为你带来多少延伸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关系网你可以链接到其他新信息以及工作机会。
说到这也许很多人已经跃跃欲试了。关键是如何通过弱连接来达到我们的目标呢?
弱连接往往存在于我们关系网外围。那些与你并不是常联系的人就是与你保持弱联系的人。时不时和这些弱连接的人联系,说不定就能获得不一样的信息,为你的工作助力。
就像以前一位毕业生就是通过弱连接得到了内推获得工作,入职后表现也很不错。
因此,不要小看弱连接,弱连接可以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信息,不一样的机会。
②巩固好同盟关系
什么是同盟关系?
简单来说,同盟关系就是你的伙伴急需你的帮助,而你又碰巧确实很忙的情况下,你仍然会倾尽全力地去帮助你的伙伴。
在同盟关系中,你们总是互相交流,但不是总是在做交易。
这就是同盟关系。
相对于弱连接,同盟关系之间的交往就显得更加密切。
《纽约时报》中的专栏中曾经写到:
信任是一种习惯性的相互依赖的关系慢慢变成一种感情......慢慢发现可以依靠彼此,这种情感就会不断发展......很快互相信任成员不仅会愿意与对方合作而且愿意为对方牺牲。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当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得由原来的交换关系变成同盟系。
你会愿意为TA雪中送炭。
出版社的初级编辑艾丽斯所在的公司出现了裁员风波,公司里人心慌慌。
艾丽斯也为自己工作感到担忧,为此,艾丽斯和自己的同盟圈里求助,出乎意料的是,艾丽斯的同盟真的帮助艾丽斯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而且,还在新公司为艾丽斯开辟了一个新职位!
一般情况下,能帮忙介绍一份工作,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同盟不仅仅为艾丽斯介绍了工作,甚至还是专门为她新开辟的一个职位。
这就是同盟的魅力。
关键时刻,同盟能会竭尽全力帮你度过职场危机。
③建立你的“引力场”,自有贵人来相助!
相比于前面两种,在“内推”中的堪称“王炸”级别的就是让人家主动来帮助你。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的确是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当你的能力、魅力足够吸引人的时候。
举个特别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家肯定看见过人家追女孩,往往女孩魅力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愿意为女孩做事,打伞拧瓶盖等等。这就是女孩的“引力场”。
为什么会愿意这么做?无非是想在人家这里留个好印象,想着以后自己有事别人可以搭把手罢了。这是人之常情。
同样的,不仅是在男女交往方面,在职场方面也一样。如果你的引力场足够大,当你需要某些资源,需要帮助的时候,引力场内的人会主动向你给你提供帮助。
富豪李嘉诚就是一个引力场很强大的人。
当年李嘉诚曾经和一位一位美国中间商做生意,在装货的时候突然被通知这批货不能正常出货了,而美国商人表示愿意为这一期间李嘉诚的损失承担责任。
当时李嘉诚主动提出不用美国商人赔偿,这批货可以卖给别人。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多年之后,李嘉诚做生意遇到了瓶颈,正是进退两难的时候。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很可能就办不下去了。正在李嘉诚举步维艰的时候,一位陌生的美国人来找到李嘉诚,主动提出要投入资金要帮助他。
原来,这位美国商人正是多年前曾经和李嘉诚做过生意那位美国中间商推荐的。
最高级的“内推”,不是你找我帮你“内推”,而是当我知道你需要的时候,就帮你把事办妥了!但是这样的引力场却不是一日可以建立的。需要长期的积累,也不仅仅是在能力方面,也会是个人品质方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助者天助之,助人者,人恒助之。
真诚待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也式来回馈你。
希望你的引力场能吸引到与你同频的人,一起携手并进。
小结下:
其实内推并没有那么不堪,也不必把内推当成妖魔*怪,唯恐避之不及。当然,无可否认的是,有些“内推”进来的人确实没那么优秀,但这并不是全部。
就像双刃剑一样,用好了一样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助力。
不管是留意弱连接,还是巩固同盟关系,又或是建立自己的“引力场”,都是方式,工具。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获得大家的认可,还是凭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