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蚂蚁金服转变蚂蚁集团IPO前因
TUhjnbcbe - 2022/10/15 16:32:00

蚂蚁集团IPO尽显身价 对投行亦有特别要求

阿里巴巴()同系的蚂蚁集团上市在即,市场对于这次IPO期待已久。

作为万众期待的新股,蚂蚁集团选择了不走寻常路,以罕见的「A+H同步上市」方式进行IPO。同时,蚂蚁集团不止对保荐投行提出了种种「特殊要求」,更主动要求投资者说明为何自己应该获准参加路演会议,尽显其身价。

蚂蚁集团对IPO路演采取了「严格管理」。引述一位驻香港的基金经理表示,负责承销蚂蚁集团IPO的投资银行告诉他,要先填写一份一页纸的文件,概略描述他对蚂蚁集团这家公司的兴趣,然后才被允许参加路演这位基金经理现时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他表示在香港其他任何IPO案例中,都未曾遇过这种情况。

事实上,一般企业上市进行路演时,对基金及各机构投资者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因为这些投资者作为「买方」手握资金,有较大的话语权。

今次蚂蚁的IPO罕见地要求投资者「填表自荐」,意味着蚂蚁集团不愿失去IPO的主导权,并且不愁缺乏投资者或资金。要知道股东等同于企业的实益拥人。换言之,蚂蚁集团不止是在挑选投资者,同时也是在拣「老板」。

承销工作切割分配投行亦感困惑

蚂蚁不止对作为「买方」的投资者有要求;作为「卖方」的投资银行,亦要面对一些不寻常的安排。报道指,蚂蚁要求投行个别员工签下个人保密协议,并将承销工作切割给数家投行分别负责,导致没有任何一家投行了解整个IPO过程全貌。虽然投行接下承销任务后,签署保密协议(NDA)是惯例,但很少有企业会要求投行的个别人员也要签保密协议。另外,上市企业通常会安排一家投行作为主要承销商,而主要承销商通常会参与整个IPO过程,方便统筹大局,但蚂蚁却没有遵从这些传做法。

报道称,蚂蚁集团极不寻常的IPO安排过程,与阿里巴巴的做法一脉相承。

阿里巴巴年进行规模亿美元的IPO时,亦选择将IPO工作切割开来,这样就没有一个外部顾问能掌握整个IPO过程全貌。之后,阿里巴巴去年在香港第二上市时,也要求投行人员签署个人保密协议。

此外,蚂蚁集团亦希望主要承销商不要参与竞争对手的IPO计划。外电消息称,中信证券在获准参与蚂蚁的上市交易之前,已经退出蚂蚁的竞争对手、京东集团()旗下京东数科的IPO交易。

据报道,蚂蚁集团的做法确实引起了一些投行人员的困惑。据称部分参与此次IPO的一些银行先前并不知道,蚂蚁IPO的香港部分将不会有基石投资者,导致银行要临时改变其推销方式。

蚂蚁集团香港IPO的保荐机构包括中金公司、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而在上海科创板的IPO则由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领衔。

上市申请快速获批惹争议

根据交易所公开披露的信息,蚂蚁IPO仅用了24天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过会,而9月份获批的多数IPO申请案,大约需要4个月的时间。

香港交易所对蚂蚁IPO的审核已进行了约一个月的时间。根据交易所公开的资料显示,在9月获得批准的其他上市案的平均审核时间约为4个月。而消息人士曾表示,蚂蚁集团预计将在10月底上市。

前银行界人士、现为亚洲资本市场顾问的PhilippeEspinasse指出,对于规模如此庞大的交易,严格管控上市流程有好处。

报道亦引述独立评论人士FraserHowie指出,IPO获批的速度反映的是交易对内地和香港的重要程度,但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问题。Howie形容,这种现象是「一个坏信号」。

历程篇章:

1.GIC及淡马锡拟同时参与蚂蚁中港IPO 

彭博报道,新加坡*府投资公司(GIC)计划在蚂蚁IPO中投资超过10亿美元,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Temasek)亦有意参与蚂蚁上市。除了两大新加坡基金,中国社保基金亦拟参与蚂蚁在上海科创板的上市计划。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指,GIC及淡马锡均相当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蚂蚁金服转变蚂蚁集团IPO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