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乡梨园特产:*蜜蜂
如今,水果品种繁多,进口的,国产的,见过的,没见过的,琳琅满目。光梨子品种就有*梨、鸭梨、酥梨、香梨、雪花梨、苹果梨等等,尝过诸多的梨,我还是喜欢故乡的特产*梨——*蜜蜂。
故乡永泰埔埕地处大樟溪之畔,水资源极其丰富,气候温和,适合种植各种作物。村庄方圆几十里,坡上沟底,田头地尾,房前屋后种植的作物或是山油茶,或是青梅,或是板栗、石榴、李子,或是龙眼、橄榄、柿子等果树。
村西面有一块沙洲,种着另一种特产——*梨,该沙洲故名曰梨园。此梨成熟后表皮呈*褐色,上面均匀地分布着金*色的圆斑点,像秤上的斤两标志符号,又像蜜蜂的巢,因为此梨甜如蜂蜜,故又名*蜜蜂。由于是沙质土壤,水分充沛,*蜜蜂皮薄肉脆汁多,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在埔埕村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闻名遐迩。清末至民国时期曾通过水路运输到福州上下杭码头,远销海内外,承载着埔埕村一代又一代男女老少多少温暖甜蜜的记忆。
梨园是我们这些孩子的童年乐园,撒满了欢声笑语。
春天,梨树释放出了全部的生命力,绽放了最灿烂的笑容,整个梨园掩映在白茫茫的世界里。那朵朵梨花,清一色的白底花瓣显得纯粹,淡*色的花蕊点缀其中,又异常秀美。它们在春风中舞蹈,在春雨中欢笑。此时正是播种花生的时候,梨园里人头攒动,大人们忙于干活,小孩子在地头瞎闹。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玩蚂蚁,一会儿偷吃几粒花生种子,虽招来大人的阵阵喝斥,可孩子们缺其乐无穷。
转眼间夏天来临了,此时梨园又是另一番景象。高大的梨树枝繁叶茂,枝头上、叶子间、树梢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果实的影子。它们像一个个精灵似的,有的静静地呆在树上,有的在风中摇曳。此时,我们三五成群地在梨树下拔猪菜(一些供猪吃的野草),心头老惦念树上的梨子,盼望它们快点成长,好摘一两个解解馋。
在望眼欲穿的日子里,秋天终于来了。此时天气还是非常炎热,有“秋老虎”之称的太阳肆意炙烤着大地,大中午约上几个小伙伴,到河里畅游一番,然后偷偷潜入梨园,趁着守梨人呼呼大睡之际,留一两个望风,其余人手脚麻利地上树,摘几个梨,用衣服一兜,在同伴咕咕的暗号叫声中,在守梨人的呼喝声下,我们已逃之夭夭,寻一静谧处,分享胜利果实。至今回想起来,虽然认为此行为有欠厚道,但还是甜蜜无比。不知是梨甜,还是其它原因,这种香甜的味道一直到今天还挥之不去。
梨香还未散去冬天说到就到了,这个季节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约几个要好的同学或邻居到梨园捡梨树枯枝。你看,“廋猴”人如其名,不费吹灰之力,嗖嗖几下就上了树;“四眼”虽然戴着眼镜,在学习上独霸一方天地,可上树的本领一点也不亚于学习,选择一棵梨树,蹭蹭几下也到了树梢。小男子汉们个个不甘示弱,选中目标纷纷上树,拗断枯枝,扔到地上。女孩们有些胆子肥的也上树,胆子小的在树下整理枯枝。疯玩够了,每人扛一大捆枯枝回家,难得换一回大人的好脸色。
这个季节我们还可以在梨园刨蕃薯仔(人们挖蕃薯时不够细心落下的或太小不要的蕃薯)。每个人提个篮子,扛把锄头,满梨园折腾,运气好的话还能刨到一两个大蕃薯,那时的心情用心花怒放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刨到大蕃薯的人时不时地在同伴面前显摆显摆,刺激他们抡起锄头拼命刨,渴望也能刨到一两个大的蕃薯。提着劳动成果——满满的一篮子蕃薯仔回家后,还会得到大人丰厚的奖赏,给一毛或几分钱买学习用品。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故乡这些上百岁年纪的*梨年老色衰,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家乡大部分人趁改革开放大好时机外出经商务工,对*梨疏于管理,一些老梨树渐渐枯死,再加上新品梨子的冲击,一小部分梨树被村民们忍痛砍伐掉,就这样,承载了故乡祖祖辈辈甜蜜记忆的*蜜蜂从此淡出了家乡的舞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二、旧貌换新颜,梨园变梅园
如今,梨园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砍掉梨树后又种上了青梅。经过二十多年的培育,青梅长势喜人,已成规模。那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亚于当年*蜜蜂旺盛时期。
元旦前夕,回了一趟故乡,如果不是一路上的梅花香,我都不知时令已是冬季。梨园的青梅枝头上星星点点的白影,空气中沁雅暗香的芬芳,弥漫于乡间的每个角落。
春风十里不如你,这片我用最深情的面孔与最柔软的笑靥去面对的故土,坚定强韧地托擎了多少父老乡亲无数的希望!暗夜的焦虑流光潜滋般地疯涨,纷繁琐事虽然无情地灼痛了岁月,却深情地留下了一隅清澄廓朗的晴天。在喧嚣的都市生活已久,能时常回到这片土地洗涤自己稍有点浮躁的心灵也是种享受!
抬眼望去,房前屋后,田头地尾,沟底坡上,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花季旺盛时,如同漫天飞舞的雪花,把故乡点缀得美仑美奂,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童话王国中。那朵朵梅花,清一色的白底花瓣,显得纯粹;淡*色的花蕊点缀其中,又异常秀美。我为这些白色的小精灵能凌寒绽放而感动不已。我突然觉得,他们不正像故乡的父老乡亲一样纯朴可爱、坚韧刚毅吗?
阳光透过厚厚的云翳洒下斑驳的光彩,凝神端视那片片薄弱洁白的花瓣,此时,我的心竟透彻如水,许下一个明亮蓬勃的新年愿望:愿我的心终将宁静致远,不卑不亢,永远做一个我喜欢的自己。
如今,故乡的梅林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今年年景不错,青梅长势特别好。枝头上、叶子间、树梢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果实的影子,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它们像一个个青色的小精灵似的,有的静静地呆在树上,有的在风中摇曳,渴望快点成长,回报乡亲们予以它们精心的照料,托擎父老乡亲无数的希冀。
我想,待到四月中旬果实成熟时,就像霜降时节采茶果一样,家乡又是一次繁忙的丰收景象,家家户户都忙着采摘青梅。
到时,我摘些果实制酿成酒,再邀约上几个朋友,也附庸风雅一回,来场青梅煮酒,高谈阔论,对酒当歌,应该别有一番情趣。
在憧憬青梅煮酒的幻象中,我的眼前又闪现着那朵朵在风中摇曳的洁白的梅花,闪现着那粒粒在雨中欢笑的青色的梅子。我的记忆深处又一次闪现故乡男女老少采梅的繁忙情景。
孩子看我沉醉其中,把我摇醒,我意识到中国抗击疫情胜利在望之际,我不能给国家和社会添堵,今年邀些朋友青梅煮酒只能憧憬在幻想中,更别说什么煮酒论英雄的更高境界了,毕竟国泰民安了才有未来。
故乡的那块沙洲,不管是梨园,还是梅园,都深深烙印着我挥之不去的记忆,镌刻着家乡浓妆重彩的笔墨。
锦屏山文化振兴研究会温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