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指数★★★★★
方法指导指数★★★★☆
课堂操作指数★★★★★结构分析
《田家四季歌》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于一体的儿歌。全文共四节,按照春夏秋冬的时令顺序,依次写了四季景色和农事。春天草长莺飞,麦苗嫩、桑叶肥;夏天养蚕插秧,农事繁忙;秋天稻谷成熟,丰收在望;冬天新雪初霁,赶制年衣。四季时令鲜明,富有浓郁的田家生活气息。
本课为每节各配一幅田园风景画,春秋两季画面色调饱满、色彩鲜艳,突显春的生机和秋的收获,夏冬两季画面色调清新淡雅,再现夏日的忙碌辛劳和冬日的安宁喜悦。这些插图拉近了学生与田园农家的距离,在认识事物、识记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时要充分利用。
教学设计
活动一:初读儿歌,认识四季
1.结合课题识字。
(1)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引出“四季”这个词语。
(2)我们每年都会经历春、夏、秋、冬四季,那么农家生活的四季又是什么样的呢?
板书课题:田家四季歌
2.自读和互读相结合,初步正音。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
3.朗读课文,认识词语。
(1)指名朗读,正音。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再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四季蝴蝶麦苗蚕桑积肥农事归来谷粒虽然辛苦戴上
开火车,读词语。
(3)接下来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儿歌中,再去读一读吧!
活动二: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学习第1节。出示课文第1节生字,“蝴蝶”“麦苗”“桑”“肥”标红。(1)借助构字特点识记“蝴”“蝶”。读一读这个词,你发现了什么?提示:通常带虫字旁的字和昆虫有关。这两个字还都是形声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字?提示:蚂蚁、蜘蛛、蜻蜓、蛙、蜂…(2)借助部首,识记“麦苗”“桑”“肥”。①出示图片:麦苗。从“苗”字的部首,可以知道它和植物有关。田里生长的植物就是“苗”。这是麦子的苗,你还知道什么苗?提示:禾苗、秧苗、树苗、豆苗、蒜苗......你知道怎么借助部首记住这两个字吗?②“桑”是木字旁,这是一种树木,可以组词“桑树”“桑叶”。“肥”是月字旁,这个偏旁表示和身体有关,可以组词“肥胖”“减肥”“施肥”......2.学习第2节。出示课文第2节,生字“农”“归”“戴”标红。(1)联系生活,识记生字“农”“归”。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生字?(2)联系生活,认识“戴”。①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②“戴月光”是说月光照在农民伯伯身上。生活中,我们戴过什么东西呢?提示:帽子、围巾、眼镜、项链......像这样把东西戴在头上、脸上、手上、脖子上,都用“戴”:如果是装在包里、拿在手上这种随身带着,就用“带”。3选一选。出示练习:选字填空:A.戴B.带爸爸妈妈__着全家去旅行。出发前妈妈__上墨镜,爸爸__上手表,我__上帽子,我们一共__了三件行李。3.学习第3节。出示课文第3节。(1)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认识“粒”“苦”。(2)识记多音字“场”。据义定音,“稻上场”中的“场”读二声(3)说句子,识记“辛苦”。你能用“辛苦”说一句话吗?(4)自主识记“谷”“虽”。(5)积累ABB形式的词语:喜洋洋、笑盈盈、笑哈哈、美滋滋、乐呵呵.....4.学习第4节。出示课文第4节。学习多音字“了”。活动三:汉字归类,指导书写
1.结构归类。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观察它们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左右结构:吹、肥、忙、归。上下结构:季、辛、苦。半包围结构:戴。独体字:农、年。2.教师示范书写。提示:“吹”右边“人”字的撇,要穿插到左边“口”的下面。上下结构的字重点看上下两部分的宽窄,“辛”字是上宽下窄,“季”字是上窄下宽,都要注意压线笔画。半包围结构的“戴”子是右上包左下,右边的斜钩要写长。独体字要注意笔顺,“农”的第四笔是竖提,“年”第四笔是短竖。3.学生描红临写,互相评价,进行修改。活动四:走进四季,感受特点
1.自由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四个字分别概括这四节?提示:美,忙,喜,乐。2.感受春季之美。(1)指名读第1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出示图片:麦苗和桑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麦苗儿和什么样的桑叶儿?(3)你想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美丽的春天呢?提示: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4)让我们用朗读把美丽的春天带到大家面前。3.感受夏季之忙。(1)自由朗读第2节,边读边思考:从哪里能感受到农家的忙?他们在忙着做哪些事?(2)交流,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忙碌。相机出示“采桑”“养蚕”“插秧”“耕作”的图片,结合“早起”“戴月光”体会农民干活儿时间很长。(3)农事拓展,体会忙碌。除了采桑和插秧以外,农民伯伯们还要做很多农事呢。出示图片和词语:北方春夏季的主要农事活动:播种插秧耕田施肥采桑除草北方秋冬季的主要农事活动:割麦打谷积肥(4)讲讲农活的故事。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图片配合讲述。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视频作讲解示范。鼓励学生大胆讲述,对内容不可作过高要求。(5)出式句式:夏季到了,农民伯伯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有的在__,有的在__,有的在__,还有的在__。他们从__干到__,真是__啊!(6)夏季,是田家最忙碌的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4.感受秋季之喜。(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2)交流,点拨。示例一:什么是“稻上场”?①教师简介:夏季插秧种下的是水稻,秋天是水稻成熟的季节。②出示图片:稻田里稻谷成熟。看着这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谈长得好、颗粒饱满等。③引出“谷像*金粒粒香”。这句话把稻谷比作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满足、幸福的感觉。示例二:为什么“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刚才看到的图片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②采访:农民伯伯,你干得这么辛苦,为什么还那么开心?引导学生感受丰收给农家带来的益处。(3)指名读好句子。(4)同学们,其实秋天农家收获的不止有稻谷,还有大豆、高粱、玉米等,甚至还有柿子、桔子、梨等水果呢。出示相应图片。仿照“谷像*金粒粒香”说一说。提示:高粱像火个个棒,玉米像金个个甜。(5)收获这么多,怪不得他们“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呢!齐读,读出“喜洋洋”的感觉。5.感受冬季之乐。(1)齐读课文最后一节。(2)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出示图片:雪景。相机补充关于雪的农谚:今冬麦盖二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4)课文最后一节文字中有个多音字“了”,读音为“liǎo”。字典里有两种解释:a.明白,知道,明了。b.完结、结束。这里应该解释为什么?(5)忙碌了一年,所有的农事都做完了,心情怎样?读好“喜盈盈”。(6)采访:这位大叔(大妈),看见下雪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围绕“来年是个丰收年”“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等来交流。(7)再次齐读课文。活动五:运用语言,表达拓展
1.自由表达。说一说:儿歌中介绍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和农民伯伯的农事活动,那么你还知道什么季节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变化吗?出示图片: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学生自由表达。2.创编儿歌。依据框架,创作儿歌。春季里,柳树绿。夏季里,知了鸣。秋季里,瓜果香。冬季里,雪花飞。板书设计
4.田家四季歌
春季美
夏季忙
秋季喜
冬季乐
——精彩设计选自《名师教语文深度解读与学习设计》
点击上方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