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m.39.net/pf/a_6032495.html来源:大白话秘密(dabai-zxdb)前天阿里的股价在短暂反弹后,继续出现大跌走势。在10月24日外滩讲话之后,阿里的股价也是从最高的美元,一路跌到现在的美元,累计跌幅达到了27%。昨晚阿里在短暂反弹之后,继续出现较大跌幅,原因是下面这则消息。这里仍然是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进行报道,声称我们的反垄断监管机构正在考虑就阿里的反竞争行为处以金额创纪录的罚款。外媒的报道还宣称,这比罚款的金额可能超过高通年被处罚的9.75亿美元。关于外媒这则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外媒的报道总是言之凿凿,但经常都是所谓的援引“消息人士”,而根据过往历史的经验看,这些消息人士说的话,有的却是是很消息灵通,但有的也并不是一定会应验。包括即使按照这则报道的内容看,目前仍然还只是出于“正在考虑”的阶段,具体最后会不会执行,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至少资本市场上对这则的消息的反应是比较大的,才会让阿里股价出现大跌。相比这样还只是消息人士所透露的消息,其他一些已经公开的新闻,也确实显示我们当前在反垄断力度上,越发坚定的态度。昨天有12家互联网企业被进行反垄断处罚,基本都是国内的互联网一线企业。所以,不管阿里那个事情最后到底会不会被真处罚这么多,我们在反垄断上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而之所以我们要在反垄断下如此大的力度,这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因为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大都是海外融资,其股东基本都是有那些华尔街资本巨头的身影。这使得在我们当前跟美国博弈越发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也是为了防止自己内部出现这种金融木马,来提前进行一番整顿。这也能起到对华尔街资本的震慑效果,毕竟华尔街资本通过这些互联网企业,是在国内有大量的这种利益盘。我们的反垄断,同样也有剑指华尔街资本的意味。在来说说另外一件事情。昨天外媒关于阿里的报道,还有一篇更为详细的报道,是《华尔街日报》写的。先事先声明一下,考虑到这些外媒经常有各种关于我们的不实造谣抹黑,所以对于这些外媒的报道,我一向都是先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看的,对于外媒报道内容,我都会先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来通过自己的逻辑推演,看哪些是合理的内容,哪些又是明显不合理的内容。所以关于《华尔街日报》昨天对阿里的这则报道,我这里也只是先转一下他发的部分内容,并加以分析,并不代表我完全认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有这种独立思考的态度去看待这样的报道。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报道的标题和摘要。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外媒在这样的报道里,肯定是会带着有色眼镜和偏见,把我们很多正当的监管权力,描绘成“打压”。抛开这些明显带有误导倾向的“润笔”内容之外,这篇报道里所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还是值得我们注意一下,虽然我也不太确定像这样有很多造谣前科的外媒,其报道真实性到底如何,所以大家也只能是看看而已。这篇报道的一个内容是想说,尽量把阿里和蚂蚁做一个切割。蚂蚁是很确定要按照金融控股企业去进行严加监管,这也是我们为了帮助这家自上而下都没什么风险意识的企业,去帮助它降低风险。但阿里则不同,阿里毕竟是我们当前最大的电商,仍然还是有大量商贩在这里开店,影响的是千千万万人的就业。所以,哪怕是12月24日我们对阿里进行反垄断立案调查的时候,都是尽量降低对阿里日常运作的影响,所以这个立案调查只持续一天就结束了。在这篇外媒的报道里声称,“规划中的任何措施都不会让阿里陷入瘫痪”,认为阿里跟蚂蚁是不同的。虽然认定蚂蚁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构成风险,但阿里在这方面则与蚂蚁并不同。所以这则外媒报道认为,如果阿里能跟其创始人划清界限,则有可能会被更加温和的处理,而不是遭到严厉处罚。这则报道前半篇,主要就是讲这样一件事情。后半篇则从起消息来源,讲述一些关于阿里过去这几年一直到现在的一些脉络。因为其中一些内容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这里只贴一些不那么敏感的内容。一个是连外媒都在报道的事情。这里报道,阿里的员工透露,一些以工作模式出名的员工,在等待公司新指导方针期间陷入尴尬境地,几乎没什么事情可做。这其实也是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很多把当做企业文化的公司,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员工拴在公司里,很多时候哪怕员工没什么事做,也得留在公司里,这是很明显比较畸形的。其实这段内容里,也报道了,阿里和蚂蚁的员工很多都对IPO被终止,而感到极其失落,因为很多员工都盼望着从这次上市里,发一笔意外之财。之前也有媒体报道,声称如果蚂蚁成功上市,那么蚂蚁员工内部将诞生大量的千万富翁。至于于杭州的房价都因为蚂蚁之前上市造势而出现一波上涨,一些蚂蚁员工甚至都直接提前付了买房的定金等等。不过后来蚂蚁的这个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IPO计划,最终还是戛然而止。这也让蚂蚁内部员工这些本来已经做好发一笔大财的员工们,被泼了一盆冷水,失望程度可以想象。按照华尔街日报这则报道,虽然蚂蚁的董事长向员工承诺,蚂蚁最终会上市。但很明显,按照目前我们对蚂蚁的强监管态度,蚂蚁已经必须按照金融控股企业去进行整改。这使得蚂蚁后面即使还能上市,其肯定是不能在享有互联网企业的高估值,而如果按照金融企业的估值来计算,蚂蚁肯定就没有之前的2万亿估值,特别是按照目前这个形势,这个估值肯定是要至少腰斩,能有1万亿就很不错了,估计正常合理估值也就是五六千亿的水平。蚂蚁之前的模式就是高杠杆运行,甚至是在50倍杠杆撬动超过2万亿元的贷款,在新的小贷新规落地实施后,监管要求蚂蚁至少要有30%的补充资本金,而蚂蚁现在的资本金是只有2%。这意味着蚂蚁如果要维持现在的信贷规模,必须花数千亿的资金去补充资本金,降低自身风险。本来蚂蚁是花个几百亿,通过跟银行联合放贷,来赚取每年几百亿的钱,这样只用少量的钱赚大量的金额的高杠杆模式。而如果要用五六千亿的资金,同样还是每年赚几百亿,那么就只是普通的利润率,需要用大量的钱来赚取合理利润的低杠杆模式。那么蚂蚁估值的想象空间就会低很多。说白了,我们对蚂蚁的监管,就是给蚂蚁套上了紧箍咒,让蚂蚁没办法那么为了利润而铤而走险,完全视风险为无物。这也是为了自身金融体系的稳定,来做提前排雷,降低风险。另外《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报道,还提及一个事情,就是其认为年5月份,关于阿里某高管出轨的事情,曾经引发全网热议,但不到一小时后,就出现大量帖子被删除,近乎销声匿迹的现象。报道称,这件事情引发了上面警觉,因为涉及到“利用资本操控舆论”的嫌疑。于是在马老板去年10月24日的外滩讲话,完全无视风险的态度,最终引发金融监管对蚂蚁的风险安全性的巨大担忧,形成了这样的监管风暴,成为引爆的导火索。关于华尔街日报的这个报道,我虽然是不确定真假。不过阿里在传媒领域的布局,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里我也简单贴一个数据。上面这些信息,是来自于年的下面这则报道。可以想象,在年阿里就这样大手笔的布局传媒领域,这些年下来,阿里在传媒的渗透力度只会更强,而不会减弱。因此,关于可以通过资本来操控舆论的嫌疑,确实是存在的,也应该被人们警惕。所以,关于《华尔街日报》的这则报道,虽然里面有很多内容的描述手法,是明显存在这种意识形态倾向的刻意抹黑,进行“润笔”。但内容本身所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下。在当前这样的互联网时代里,互联网的一些巨头企业,的确拥有越发庞大的影响力。这个也能从之前特朗普居然被美国互联网巨头们联合封杀一事,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互联网巨头以及他们背后的资本所拥有的巨大能量。所以,我们的互联网企业,也是应该引以为鉴。从目前情况看,我们是明显在针对国内这些新兴资本,进行更加严厉的监管,要给他们套上紧箍咒,不能让他们在像以前那么肆无忌惮了。毕竟当前是我们跟美国博弈的交锋期,这就好比两*交战之前,得先把这些内部的不安定因素给清理出来,防止在博弈最激烈的时候,我们金融体系内有一些木马被引爆。所以,过去这半年来,其实我们只要注意看这些金融的监管动向、还有货币*策,都可以发现,我们实际上就是在不停的进行提前排雷,不断去降低自身风险,去清除一些可能存在的金融木马。而像蚂蚁这样视风险为无物的企业,自然成为了出头鸟,是被揪出来当做典型来监管。从马老板10月23日讲话里所透露出这种只强调创新,不重视风险的狂妄态度。再到某平台每个月18日都会搞出所谓的理财节,通过发红包的形势来诱惑人们买基金的匪夷所思行为,包括之前蚂蚁要上市IPO,甚至在自家平台自销蚂蚁基金的无视监管行为。都说明蚂蚁确实没有这种重视风险的意识。而一家金融企业,最需要的就是风险意识。因为,如果让金融企业完全无视风险,只顾着创新,就会出现,创新成功了,是企业的利润和功劳。但一旦创新失败了,就变成全民买单,将有无数人因此遭受巨大的财富损失。过去这些年,不管是P2P,还是长租公寓暴雷,都说明了这一点。在金融领域,一定是风险控制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这里并不是说创新不重要。但我们不能只顾着创新,完全不考虑风险。那样说白了,就是完全为了利润,在践踏一切道德。P2P和长租公寓这种明显会暴雷的所谓创新,从诞生初期就注定会暴雷收割大量人的财富。这样的创新不要也罢。只有能够足够重视风险的创新,才能真正给人民带来福祉,促进社会的发展。无视风险的创新,则只会带来灾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进行反垄断,因为要把这些资本关进笼子里,不让他们眼里只有利润。客观来说,资本在过去这几十年里,也帮助我们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资本就是杠杆,通过资本运作可以让资金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从而放大社会发展的速度。但同时,资本也是一把双刃剑。资本在帮助我们高杠杆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杠杆运作同样也急速放大了我们自身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这种资本主义,永远逃脱不了经济危机的命运,这是资本自身的缺陷所必然导致的结果。所以,资本本身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我们也并不是说要回到完全没有资本的时代。资本就像一把利刃,用的好坏,关键得看握在谁的手里。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资本这把利刃,重新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让资本这把利刃,握在华尔街资本这些踩狼虎豹的手里,来试图对我们进行收割。这恐怕也是这场金融博弈的焦点。老铁们,很多读者反映收不到推文。腾讯现在新的规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