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今昔二
TUhjnbcbe - 2021/4/25 23:48:00

如果说长途自驾从陌生的城市到熟悉的城市有一种归属感,那么从熟悉的城市到陌生的城市则是一种新奇感,又不仅仅是新奇感。

确切地说,第二次长途自驾奔行则是在另一个国家——美国。只不过,第二次长途自驾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疾驰,则源于在美国第一次旅行的经验迭代和升级体验。

提起美国,在年以前,之于我完全属于另一个时空,另一个地域,另一个文化属地。虽然通过新闻等各类媒体经常听闻它的名字,可实际上也只是对美国有一个大致模糊的轮廓认识,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认知。如果不是老婆这一年建议我们休年假期间去美国旅游,恐怕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机会去那里,一是因为语言不通,虽然大学学了英语,成绩还不错,可毕业后没有用到英语的地方,时间一长变的生涩,将学到的词汇、口语、听力、读写技能原原本本的还给了老师;二是不知道这个国家需要哪些准备,从哪入手,到哪儿好?懒的想也从没想过。

老婆在,这些都不是事儿。英语是她平时工作比中国话还说的多的语言,按照她说的,我负责整理办理护照、签证的文件和兑换外币,她负责网络上搜集美国旅行攻略。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把之前我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即将出行的憧憬和兴奋。

接近14个小时的飞行,飞机上我只是偶尔打了个盹儿,被激动和兴奋敲打着神经一直没有睡意,要知道,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国,第一次去地球另一边的国家。美国,它是什么样啊?透过舷窗,白丝缎般的气流下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皑皑白雪,又过了段时间,又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深蓝平面,老婆说,我们的正下方是太平洋。

到达纽约肯尼迪机场已经是凌晨1点多,接近两个多小时办理完通关手续、取上行李走出机场大厅。一个中国小青年举着写着我们航班号的接机牌子在出口处等候,大约半个小时时间同行的24、5个人都到齐了,一起上了接下来一个星期一直陪伴我们的大巴车。

在去休息酒店的行驶途中,一个坐在前排的中国小伙儿站起来,拿着麦克风跟我们介绍自己,他叫昆丁,是我们此次旅行的全程陪同导游,并简单介绍了在旅行途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用还用标准的英文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内容。离他坐的比较近,我仔细打量着他,中等个,年纪也就是26、7岁的样子,不太长的头发乌黑锃亮弯弯曲曲自然的攀在头上,很显然,不是特意烫的,而是天生自来卷,闪着亮光的瞳孔前架着一副黑边宽框眼镜,侧面看过去,镜片上一圈圈的圆排列挺紧密,我想他学习一定不错,也很爱看书,才导致这么严重的近视。

到达下榻的酒店已经可以看到天边小火苗似的朝霞,三月的纽约依然很冷,穿着带棉衬里的冲锋衣在外面站着依然能明显感觉到阵阵冷意往身体里钻,双脚踏踏实实的站在了USA的土地上认真环顾着四周,停车场中央的旗杆上一面星条旗在朝霞和不太明亮的黎明灰中随风飘荡。我,来到了美国;这,就是美国。

给我们充足的时间倒时差,按照约定,第二天一大早6:30大巴车就在酒店停车场等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纽约的著名景点。

来到了著名的wallstreet(华尔街),高楼林立,一片钢筋水泥森林,早晨7:30纽约大街上的行人并不多,我一边使劲抬头看仰立在眼前的各种高楼,一边顺着队伍前往纽交所,可惜,我们到的时候,这个在卡耐基笔下充满人性贪婪、欲望、欺骗、虚荣和急功近利的地方并没有开门,只有墙上挂着的星条旗在孜孜迎风立着。我问昆丁纽交所几点开门,开门的话是否可以进去,看看里面的热闹场景。昆丁说9点钟开门,正常营业可以进去,但太影响接下来的行程,就在外边看看。好吧,不能身临其境,到此一游也挺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更近距离的感受它,接触它,甚至在这里彼此介绍,里面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屏幕上也闪烁着我们的名字。

离纽交所并不远的街中央,就是一直勇猛向前的“大公牛”雕塑,饶有兴致的在它面前合了个影,摸了摸牛头,感受下它的牛气。

下一站是大都会博物馆。这是我目前为止见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亚洲馆、美洲馆、非洲馆、欧洲馆,再往下细分还有美国馆、中国馆、日本馆、埃及馆、希腊馆等,没有请馆内解说,时间又非常有限,只重点看了埃及、希腊、中国和日本馆,在中国馆内,见到了很多以前只有在历史书上才能见到或者了解到的古物,在密封的玻璃盒内被保管的很好,也在想,如果这些文物一直在国内,没有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被外流,它们是不是还依然存在、安好?

接下来,乘船在纽约港上由远及近的观赏自由女神像像。轮船上的解说用英文一路解说着自由女神像的来历和典故,我英语水平着实一般,大部分没有听懂,但有几个词重复率太高,我听明白了:Freedom\Equality\Democracy。

看完大型的雕塑“自由女神像”,下面是小型的雕塑展——“杜莎夫人蜡像馆”。最贴切的形容词莫非“栩栩如生”,哪怕一根细细的头发丝都可以近距离感受到制作者的精巧和细微,在喜欢的人物蜡像面前合影,哈哈,其中有一个明星的发型和造型还真的跟我挺像。猜猜他是谁?

在去帝国大厦的路上,我们途径了联合国,别人都上卫生间的空隙时间,我和老婆在联合国大楼前合了影,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小豹子,但依然没有阻止我设想一下:如果将来我们的儿女能够在联合国上班也挺好的,可以更直接地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倡导世界和平,帮助全球需要帮助的人们,既是一种工作,又是一种责任,善莫大焉!

第一天的最后一个景点帝国大厦终于到了,乘坐高速电梯来到了最顶层86层的露天观景台,俯瞰着整个纽约。看着曼哈顿大道上高耸的各种写字楼和酒店,看着远处如银丝带一般静静流淌的曼哈顿河,看着地面上如蚂蚁般爬行的车流和行人,突然想起一句台词:从3楼往下看,全是垃圾和不堪;从30楼看下看,全是风景和渺小。

华盛顿之旅是第二天的主要行程。昆丁看我们这些游客第一天玩的景点多,时间也紧凑,很多人都喊累,所以华盛顿的景点也没安排多少,就几个:白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很遗憾,因为门票价格昂贵,我们也没能去白宫里面溜达溜达,只能外围拍照合影留念,在铁栅栏外面欣赏这个对世界都举足轻重的白色建筑物。

在林肯纪念堂,我们驻足的时间比较长,纪念堂前是非常宽阔的明堂,一条笔直的人工河穿行4、米直达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前的石阶整洁而光滑,虽然观光的人很多,但一点也不喧哗,安静而肃穆,36根白色大理石圆形柱环抱着纪念堂,进入到希腊式的殿堂内,“林肯”安然坐在那里,眼神坚定的看着远方,时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