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一一宋.*坚庭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昨晚22点58分39秒立春。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首节,四时八节的老大,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生长的季节(抄自小米手机立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又说:“新春大似年“。
记得爷爷、奶奶、父亲和母亲在世时,每逢立春之日,爷爷要把房前屋后清理得干干净净,让父亲把烧过的火灰沿着墙壁四周撒下,折几枝松树和柏枝插在大门两边柱缝里,我说那是迷信。更加迷信的是爷爷在春台上摆满三牲贡品,还有五谷百果,燃香点烛,叩头礼拜。奶奶和母亲把庭堂厨间擦得一尘不染,还要把几个出了蛹的空茧壳和几粒黑棉籽放在春台上,作揖打拱。把美好的愿望全部寄托在神灵的身上,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百泰平安。
春天的夜里,我躺在爷爷的怀抱中,聆听他说:
其实从前所有的鸟儿都没有翅膀,不会飞,只有白云公公在天空飞来飞去,于是百鸟缠着白云公公,要学飞的本领。
一天白云公公带着百鸟来到长江和汉水交汇口的南岸,看着涛涛江水后浪推前浪滚滚而来,水中龟、蛇二兽不顾百姓安危,争夺地盘祸害一方,尤其是蛇搅动长身,地动山摇,白云公公修座高楼放在蛇身上压住它不能翻动,百鸟在*鹤的带领下顶着烈日,冒着寒冷在春天的到来时把楼房修造好。白云公公捋着胡须,高兴地在楼顶绕来绕去,给百鸟们插上各自喜爱的翅膀,让它们能够在篮天飞翔,由于*鹤在建楼中功劳最大,因此把这座楼取名叫"*鹤楼",从此把龟蛇锁在大江南北,只许它俩伸头看着高楼。
奶奶坐在籽油灯旁,带着老花眼镜,时不时地拿起那个尖尖的铁钻或是把针拿在手上举起来,在自己的额头上来回晃荡几下,纳着那又涩又硬鞋底,在忽明忽暗的灯光里和爷爷渐起的嚊声中,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一声巨响,当我醒来的时候,是奶奶把我搂在怀里,窗外哗哗的下着雨,奶奶说:“打雷了,春雨贵如油","爷爷去看那翻修过的牛栏和猪圈还漏不漏雨",奶奶又说:“雷打不孝子”,还有"雷打惊蛰前,髙山好种田""看来今年的年成一定好”!我虽然不很懂得其中道理,但知道奶奶的说喻多。
两天后雨住天晴了,风吹在脸上再也没有冬季的那种刺痛感,而是暖融融的。父亲说:“交春了,田地里的麦苗和油菜也要再追一次肥,这样它们就会多一个节巴和多开一个叉",买来几袋尿素和母亲一道撒禾苗里,给禾苗除草,清整田沟地埂。爷爷找出犁耙镐敲,赶着牛儿在沙滩上试着农具,家家户户如此,沉浸在一片繁忙的准备迎接春耕大生产的气氛中。
春去春又回,可是岁月不留人。爷爷奶奶还有父亲母亲随着年老逐渐离去,再也不回来了,而我这个当年的毛头小孩也已经年近花甲了,才懂得爷爷让父亲沿墙壁撒火灰,那不是迷信,那是防止蛇虫蚂蚁进屋,春台上的蜡烛香灰那是人们的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猛回头,犹知“春光一刻值千金“,只可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唉,“无可奈何花落去”,虽无“老骥伏枥“之志,亦莫有负余晖。最后附王安石诗一首: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