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想象一个场景:
你的公司接到一个大额订单,这个订单对公司至关重要,你必须在固定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
按照行业惯例,这个订单至少要花费万成本,需要名员工奋斗一年,才能完成。
而你只有万成本、名员工和1个月时间。
请问,你要怎么做,才能完成这个订单?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够难了,那我们不妨再加上一些更难的条件:
你要生产的产品,是公司从来没有做过的。确切地说,世界上没有哪家创业公司曾经生产过,它往往要集中国家的力量才能做到,即便如此,世界上也只有极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做到。
你的公司只有很少的启动资金,虽然对你来说已经是全部身家,但对于生产这种产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你觉得这个任务能完成吗?
如果我们把上述任务的难度再乘以3,就是伊隆·马斯克曾经面临、并依然不断面临的状况。
伊隆·马斯克创立和管理着造火箭的Spacex、造电动车的特斯拉、造太阳能的SolarCity、造超级高铁的Hyperloop等多家公司,改写了世界商业航天的历史和汽车发展的历史(他的详细故事请看何加盐文章:《伊隆·马斯克:下一站,火星》)
在过去若干年,他曾经提出过无数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奇迹般地把它们一个一个实现。
他能够不断创造奇迹,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主要的一个是:他总能找到一群天才,把他们招进公司,不断激发他们,让他们把能力发挥到极限,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一个万里挑一的天才,每天都把百分之百的心思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时,一件再不可能的事情,都变得很有可能。
何况这样的天才,在马斯克的公司有成千上万之多。
这些天才们,拿的工资并不高,工作时间却超长,工作压力也超大,并且经常会被老板责骂甚至侮辱,还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但他们却能忍受这种堪称资本主义世界最残酷的剥削,十年如一日!
为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甘之如饴地忍受这种非人的剥削?
马斯克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够让这么多天才如此为他卖命?
我认为,天才们追随马斯克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是因为他做好了以下几点:使命、榜样、成长、目标、人才。
1
使命
马斯克小时候看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作品。
书上讲,在银河帝国时期,心理史学家兼数学家哈里·谢顿精确计算出,人类将进入一个长达三万年的黑暗时代。为了应对黑暗时代的到来,谢顿聚集了人类最优秀的科学家,建立了一个“基地”,希望建成挽救人类文明的灯塔。马斯克看了这部书之后,心潮澎湃。觉得自己要向谢顿学习。他认为,假如人类未来面临危机,那么拯救人类文明,将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阿西莫夫《基地》上大学时,马斯克思考了人类的现状和未来,认为有几个行业将决定人类的命运: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于是就决定以后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
毕业后,他先是做了互联网公司Zip2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