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龙江雪大。黑龙江的雪乡雪量多、雪质好。说起雪就想起窦娥,我不免为雪乡叫声“窦娥冤”。因为总有个别人,想给洁白的雪象抹上一点黑。
冤,从一根明码标价的15元的烤肠说起。有人嫌烤肠贵,并由此陈芝麻烂谷子地引发“回忆杀”,借此翻炒旧闻,甚至故意编造谣言,或将八杆子打不着的丑闻恶意嫁接给雪乡。蹭热度者有之、博眼球者有之、赚流量者有之。雪乡太冤了。就好比你家的孩子,几年前犯了错,被老师批评教育了,如今已经改好了,却有人抓住不放,非得要往死里整不可,你憋气不憋气?又好比你穿戴的漂漂亮亮出门去,有人用别人家的脏水泼到你头上,还嚷嚷着你破坏了环境,你冤还是不冤?
冬天的雪乡,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在许多网络平台上,雪乡有多“红”,就被“黑”得就有多狠。然而,雪越白、越好,越能照出一些人的阴暗心理。
15元一根烤肠贵不贵?如果和你家楼下或小区超市里的相比,肯定是贵了。可是,你可以参考一下泰山山顶的矿泉水贵不贵?市场规律在那里摆着:无论从交通还是资源供给上,这根在雪韵大街上烤熟的香肠都具有稀缺性;况且商家还明码标价了,给了游人更多选择的自主性。烤肠又不是刚需,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嘛。
树立一个口碑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要毁掉它,在纷纭的网络间就是分分钟的事。不可否认,几年前由于雪乡游客量激增,暴露出了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欠缺、监管措施不力等问题,引起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