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学说,教育研究有三个视角,飞鸟之眼,蜻蜓之眼与蚂蚁之眼。这三种视角对应着宏观、中观和微观。而一名校长,要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也需要围绕这三种视角做专项修炼。
佐藤学说,教育研究有三个视角,飞鸟之眼,蜻蜓之眼与蚂蚁之眼。
飞鸟,在高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然界视野最开阔的物种,俯仰天地,追逐星云,对整个局势有清晰判断。
蜻蜓,几乎贴地飞行,更容易亲近,它看的不是宏观层面,而是中观,对具体环境,小气候下的生态有更好的认知与把握。
蚂蚁,每天都在用身心丈量土地,用触角嗅着泥土气息,它们对一线的专业问题有最透彻的理解,用行动改变着土地样貌和生态。
这三种视角对应着宏观、中观和微观。
而一名校长,要实现他的教育理想,要做好教育研究,要从优秀走向卓越,也需要围绕这三种视角做专项修炼。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从优秀走向卓越-
CULTIVATE
01
第一项修炼
蜻蜓之眼——魅力吸引,专业精进
MAJOR
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总校长万玮,在一次关于“校长领导力建设”的演讲中,提到一件有趣的事——
他刚做校长那会儿,不自信,特别想提升领导力,就找了很多管理学的书来读。结果发现,这些书对他一点用没有,越读脑子越乱。后来他开始读历史学,人物传记,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偶尔还读点唐诗宋词,跟中层领导唠嗑时,附庸风雅一句,大家都觉得他有水平。
万玮总结说,校长需要追求一种自由技艺,也就是liberalarts。自由技艺这个词,来源于古罗马,本意是“自由的人应该掌握的技艺”,后来逐渐转变成了“领导者的学问”。
领导者的学问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你的学识、你的领导技能,你由内而外的气质和风骨,你跟团队每一次交流,能够让在座的“如饮甘酪,不觉自醉”。
如何抵达这样的专业而生动的境界呢?
学者*武雄在《学校在窗外》一书中说:“很多教育人,虽然对学校的生活有深刻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交汇,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视野无法开阔,判断无法周延,思路无法清晰,人的内在世界就无法充分舒展。”
当视野无法开阔,内在无法舒展的时候,您就需要去打通与外界的联系,去看看那些卓越的名校长,正在如何践行教育理想。比如,选择一本中国中小学校长都在看的杂志——新校长杂志。
《新校长》往期回顾——
选择新校长杂志,就是选择一种浪漫与现实融通的人生。
你厌倦了综合型杂志的繁杂主题?《新校长》专注于单一主题的深度策划;
你没有时间研学旅行参观好学校?《新校长》有两万字深度封面报道;
你渴望变革却不知如何走第一步?《新校长》有清澈见底的成功案例;
你想做有品位有格调的教育人士?《新校长》有风骨气场兼具的校长……
年,编辑部先后策划了“学校关系学”“创新学校活动”“未来学校整体建设”“未来教师素养图谱”“聚焦深度学习”“后勤新概念”“教育的情调”等专题,给中小学校长带来基础教育变革的清新空气,并以“中外教育微创新报告”的形式,打穿打透,真正成为校长的专业帮手。
02
第二项修炼
蚂蚁之眼——赋能团队,整合资源
TEAM
教育名家李希贵说:管理,就是给人好处。
如何给人好处?就是给团队特别是一线教师赋能,提供成长机会,帮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专业精进,走向人生巅峰。
今天,每一位教师,无可避免地都处在变革洪流中,他们需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