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起收破烂,印象中都是一个老大爷骑着一个三轮车,满大街的吆喝“收破烂、收破烂……”随着垃圾分类被逐步提上日程,一批年轻人开始加入这个队伍,并且为这个行业开启了“拾荒”新模式。
“破烂王”眼里的互联网+
“叮,您有新订单!”手机App发出提示后,“便利侠”们穿戴好统一的绿色制服,别上胸牌,佩戴好白手套,规划好同一区域订单的最便捷路线,按照约定时间驱车赶往居民家中回收废品。分类、称重、计算价格、打包运输,一系列流程麻利且专业,一般一单不会超过10分钟。
“便利侠”是80后创业者邢卫创立的家庭废品一站式回收项目。邢卫毕业于一家高校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从当年的IT学霸到当地小有名气的“破烂王”,邢卫和其团队一直致力于打造城市垃圾回收治理新模式,力图重新定义和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毕业之后,邢卫曾在一家通信国企工作了10年。年,他决定离开这个外人眼中的“铁饭碗”岗位。“那时候,‘互联网+’概念特别火,很多行业都在尝试创新。我和合伙人经过详细考察,一致认为,环保领域将迎来创业‘风口’,想趁着年轻奋斗一把。”
在他看来,收废品的人也许“玩不转”互联网,互联网创业者也可能“看不上”废品回收行业。他认为一方面可以填补类似创业项目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想摘掉人们对废品回收行业的“有色眼镜”。
年,邢卫与合伙人拿着四处凑来的80万元正式成立公司“便利侠”。
他坦言,刚创业时,大伙信心满满,一心想为废品回收行业注入互联网、信息化思维,树立新的行业标杆。然而,家人和朋友却抛出了质疑,他们觉得这个行业和年轻人“八竿子打不着”,哪有小年轻的蹬着三轮到处跑,和破烂儿、废品打交道?邢卫的父母虽然嘴上不反对,但是每个月都会问他:“这个月,你们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呀?”
“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纽扣电池、残留农药属于有害垃圾……纸的种类分为黄板纸、花纸、淋膜纸、白卡纸、铜版纸等。”那段时间,邢卫并未理会这些质疑,而是一心一意积累、学习环保相关知识,并亲自做市场调研,制定价格体系。
一开始,邢卫他们连捆废纸这个“基本功”都不会,经常刚下楼,一沓纸箱就散了,要拾掇半天。他就专门去废品站请教,学会正确的捆绑和绳索打结方法。
年,“便利侠”开通线上预约功能,一旦收到用户订单,“回收小哥”会上门分类回收塑料瓶、旧家电、金属等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同时按照标准换算,给予居民储值积分。团队技术人员还搭建了线上商城,居民能用积分在此兑换垃圾袋、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
“起初业绩一般。有的居民嫌预约、登记太麻烦,就直接把纸箱、塑料瓶丢给小区物业保洁。还有的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也不需要积分来兑换物品。”邢卫还记得,有一年自己生日那天,一位员工突然离职,其负责片区的垃圾没人收,他只好前去“顶岗”,爬上爬下搬家电,大冬天硬是累出一身汗。
团队坚持“一个瓶子也回收”的理念,服务半径没有限制。但是订单零散,预约时间也不均匀,再加上人手不充足,有时从市中心跑到郊区才完成两笔订单,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创业起步阶段,我和合伙人蹬过三轮,用肩膀扛过家电、家具,也分拣过很多之前从未见过的塑料废品。说实话,这一行不好干。”邢卫回忆,干了一年多,团队的回收客单价一直提不上来,收支达不到平衡,大伙有些灰心丧气。
不过,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年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并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时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都提出具体规划。
垃圾分类再度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要再‘撑一撑’,接下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将逐步向节约、绿色转变,我们要利用垃圾分类推广契机,打造属于我们特有的废品回收模式和核心竞争力。”邢卫说。
年9月,他们经团合肥市委推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创业英雄汇》栏目;年5月,团队拿到第一笔来自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开始思考服务模式的转型和升级,也尝试用大货车集中、定点运货和回收,将焦点集中在社区、小区的大体量订单,进行集约化管理、运营。
年,合肥市蜀山区相关部门向“便利侠”抛出了橄榄枝。此前,蜀山区就已经在合肥市率先启用“支付宝+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与“便利侠”合作后,由“便利侠”工作人员承担上门服务职能,串联起“线上+线下”废品回收服务全链条。
“我们还增加了定时定点交投功能,提前收集小区、社区居民需求,在固定时间段,用准备好的大车集中收运废品,直接在网上结算、支付现金,解决居家废品回收的‘最后米’,这项服务覆盖了个小区。”邢卫介绍。
随着订单量持续增长,“便利侠”在蜀山区陆续建立起25个社区分拣站,打造包括区级综合分拣中心、社区分拣站、小区定点回收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四级服务平台。其中,社区分拣站的专业分拣员完成二次分拣,将废品送到区分拣中心进行细分、压包、粗加工,随后,将可回收物送去纸厂、铸造厂等进行重复再利用,将有害垃圾送到政府指定的处理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些小区原本就有固定的收废品的人,邢卫决定不和他们构成竞争关系,“便利侠”吸纳废品站小老板进入分拣站工作,整合了资源。
经过3年的努力,“便利侠”终于实现了盈亏平衡。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便利侠”队伍中,团队40余人平均年龄35岁,他们逐渐参与到城市治理的“大课题”中来,每天及时将各分拣站点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数据收集、反馈给城管部门。
“由于废品的细分种类太繁杂,实现废品回收行业的标准化运作将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大伙有信心,继续创新工作模式,为垃圾分类、城市治理和环保宣传贡献更多智慧。”
打造智能回收箱
“这个回收箱拥有自动识别、智能称重、温度预警、户外防水、GPS定位、杀菌除臭、夜间照明、自动感应门、满载预警等功能。”创业团队负责人郇恒伟介绍说,“用这样一个有偿回收的形式,可以提高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的飞蚂蚁环保智能回收箱现在已落户电机学院试运营。与一般回收箱相比,这款回收箱可以实现垃圾有偿回收。
它不仅仅有回收旧衣服的功能,还有回收各种废旧物品,比如废纸、废塑料、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还有大学生不要的书籍、课本等等。目前回收到的品类主要有纸类、旧纺织品、塑料瓶、旧电池。
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