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ofo和它最后的倔强卖身裁员融资
TUhjnbcbe - 2025/7/28 18:45:00

这是我有嘉宾发布的第篇文章

阅读9分钟

年以来,关于共享单车的话题不再是融资和投放量了,摩拜被美团收入囊中后,进入了静默期;而关于ofo的新闻,始终只有两个:被滴滴收购!缺钱!

在每次传闻之后,ofo联合创始人于信都会给出否定的回应,但是ofo缺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今年以来,ofo开展了密集的商业化尝试,“限时99元”的年卡、“视听风暴”的视频广告……但是,对于每个月人员支出需要4-5亿元的ofo来说,这些尝试带来的营收太少了。于是,裁员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而与滴滴的收购拉锯战也已持续多日,滴滴、阿里、ofo形成了决定ofo命运的三角关系,前两者意见经常无法达成一致,而戴威也始终没有放弃独立发展的信心。

从北大校园走出后,ofo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多座城市运营。戴威一度相信,ofo会像Google一样,成为能影响全世界的企业。

在资本这一冰冷的现实面前,梦想终将幻灭。

9月5日,有消息称,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金。该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对此,ofo官方表示不予置评,滴滴和阿里表示不予回应。

ofo内部人事对于求证则表示:该消息应该是真的,但具体细节不清楚,有进一步消息会官宣。

更早些时候的8月22日,便有消息称,ofo“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20亿美元左右。该消息详细地表明,ofo的众多小股东正在陆续收到需要确认签字的文件。戴威暂时保留董事局职位,而ofo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出局。

ofo小黄车创始团队

文中还称,就目前的出售价格来看,坚持和斡旋到最后一刻的戴威,似乎为ofo博得了一个不算最坏的结局。

而对于这篇文章,ofo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转发该消息并回应:“周一就提前辟谣了,周三还要再来一遍。假的。结局?还早。”

这看似云淡风轻又豪情不减的两行字背后,于信不知面带着怎样的表情。毕竟,这已不是ofo第一次被爆出“卖身”的传闻,于信也已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反驳。

自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同样作为“共享单车巨头”之一的小黄车未来走向几何,就变成众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ofo和它最后的倔强卖身裁员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