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是一种与文艺青年深度绑定的动物,因为它们可以在黑夜发出点点光芒,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写下《咏萤火》这首诗来歌颂萤火虫。此外还有囊萤照书的故事,一位刻苦的读书人为了能在晚上学习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
按照生物学上的分类,萤火虫是鞘翅目多食亚目萤科动物的总称,在全世界大约有两千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而炎热的夏季是萤火虫的最佳观赏期。古人说“腐草为萤”,所以大家可以到温暖潮湿、草木繁盛的地方去寻找萤火虫的身影。
蚂蚁庄园题目: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忽明忽暗?
答案:氧气供应不稳定。
我们在观赏萤火虫的时候会发现,萤火虫发出的光亮并不稳定,而是忽明忽暗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萤火虫的发光部位是它的尾部,在尾部的“发光器”上等着成千上万个发光细胞,而这些细胞里又含有荧光素和荧光酶。
萤火虫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发出光亮。而这个化学反应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因为萤火虫体内输送氧气的气管工作不稳定,不能保证每时每刻都能供应充足的氧气,所以萤火虫发出的光就会忽明忽暗。
当氧气供应充足时,荧光素的反应比较剧烈,萤火虫发出的光亮就越强。当氧气供应不充足时,萤火虫发出的光亮就会变弱。随着环境的恶化,加上光污染等人类活动的干扰,萤火虫已经越来越少,以后人们或许就看不到萤火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