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蚂蚁金服护城河阿里巴巴新零售下的供应
TUhjnbcbe - 2025/5/23 21:35:00

本文结合蚂蚁金服,总结分析了什么是新零售、新金融、以及蚂蚁金服的三板斧与护城河。

一、前言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就会结束……”

年云栖大会上马云一言,语惊四座:

“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新零售需要新金融……”

马老板在身体两侧升起双掌示意别慌,而后竖起两根食指,话锋一转立马给出了治病良方。

其实,将马老师这句话连在一起来看,这背后的逻辑就已经了然:

新零售需要新物流,新物流需要新金融。而供应链金融这一金融创造正好似砂锅将这三味药材囊括进来,施以武火快攻,辅以文火巩固,药汤之效,“世纪顽疾”药到病除,至于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在下面会有介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脱胎于年成立的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蚂蚁金服从年起在不断的互联网金融实践中壮大了自身。以蚂蚁金服为主治医师,我们或许在免费(微费)观看和亲身参与一场波澜壮阔的“世纪诊疗”。

不过在那之前,让我们先来自己观察一下新零售、新金融这两头“房间里的大象”吧,先来把这两个最近经常听到、看似遥远、实在近旁的概念明晰一下吧。

二、新零售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阿里巴巴拥有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而它却也正是第一个提出新零售概念的玩家。

年马云先生之后,新任集团CEO张勇先生也对新零售作出进一步阐释,强调数据驱动的人、货、场重构。

自年开始,新零售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新零售是对传统零售行业中的生产、流通及销售等主要环节进行改造与升级,将互联网作为基础,并利用目前主流的技术手段(如AI及大数据等),其结果是线上、线下及物流等深度的互动,对零售行业进行重新构造生态圈。

图:新零售通过打通数据壁垒,使品牌全、准、快地了解消费者,赋能人、货、场重构(贝恩公司阿里研究院,)

上面这张图来自贝恩公司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新零售下的品牌变革》报告,从中不难看出,新零售,就是所有零售环节逐步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过程。

从阿里巴巴过往的经验和刚刚过去的收购饿了么、整合口碑、组建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当阿里花大力气整合资源并重新为一门生意下定义时,它就是在准备孕育出一场“新物种爆炸”了……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所谓的“新零售”概念。

正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思路,新零售需要新物流,新物流需要新金融:

新零售不仅是供应端独立效率的提升,与消费端的互动效率也应得到极大拉动(《新物种爆炸》,),未来零售产业变革的逻辑是从B2C走向C2B和C2M,因此链接供应端和消费端的供应链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交互,突出数据能力,增强对消费需求的柔性响应),而这一切需求直指向对于一种综合、迅捷的新式金融服务的迫切渴望。

知道了“是什么”、“为什么”,下一步是“怎么做”,新零售新物流呼唤新金融。

三、新金融

1.何为新金融?

马云先生对“新金融体系”曾发表了如下见解:

“新金融体系要改变过往的‘二八原则’,去帮助、支持那些没有获得很好金融服务的80%长尾人群,为人们带来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此可谓新金融之一“新”,蚂蚁金服的新在于找准了利基市场:从服务商业生态内外的小微企业开始的供应链金融产市场。

之前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读到过麦克米伦爵士的一篇报告,当中提到了企业规模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中小企业似乎从来不是大资本们青睐的对象。

是不是感觉像极了中国当前的情况(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融资困难,非正规金融手段使得金融风险雷声滚滚,但大企业将增发货币量鲸吞殆尽)?

然而这篇“应景”的报告却成文于遥远的年……

如此看来,我在文章开头称之为“世纪顽疾”仿佛不为过了。

那么这个生意有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

据数据显示,截至年末,小微企业已逾万户,此外还有近万户的个体工商户。央行行长易纲用“”来形容民营经济,即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这个生意有搞头吗?

当然有搞头!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第一季度,只有万小型和微型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超过80%的小微企业没有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可用性和融资便利性仍然很低。

于是,阿里巴巴找到了被忽略的小微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这一颠覆式创新的突破口,并以自身电商平台生态为试验田,以蚂蚁金服为武器和工具,筹划了针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颠覆式创新,一场后发先至的决斗。

简单回顾一下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Innovation)这个提法:

“颠覆”是一个过程——一个资源较少的公司能够成功地挑战市场上现有的业务(,HarvardBusinessReview)。这是因为市场上现有的大公司专注于为他们最苛刻(通常也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改进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他们超出了某些细分市场的需求而高昂的价格劝退了“长尾”客户群,或者直接忽略了其他细分市场的需求。

被证明具有破坏性的闯入者往往是那些充分瞄准被忽视的细分市场的聪明人,他们通过提供更合适的功能、价格组合获得立足点(通常是以更低的价格)。

既存的大玩家在要求更严苛的领域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往往不会积极应对。

然后,新进入者登堂入室步入高端市场,提供现有主流客户甚至高端客户所需的性能,当主流客户开始大量采用进入者的产品时,就出现了“颠覆点”。

合上教科书,回顾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它活脱脱就是一场生动的颠覆式创新的模型实践。

图:颠覆式创新轨迹图

t1:

年5月,阿里巴巴开始与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合作,推出“e贷通”。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的同类企业、上下游企业、兄弟企业、关联企业组成“联贷联保联合体”向阿里巴巴申请贷款,阿里巴巴将企业的信息递交给银行,由银行审核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这个尝试让阿里巴巴找到了被忽视的市场切入点——小

1
查看完整版本: 蚂蚁金服护城河阿里巴巴新零售下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