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官宣,将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尽管暂未有蚂蚁科技此次两地上市的估值规模数据,但是不少市场人士透露称,蚂蚁科技此次估值接近亿美元——这将成为今年市场最大IPO,会成为港股前十大市值公司,也将进一步助推马云重登中国首富宝座。
网上传言道:“在蚂蚁集团宣布上市消息时,蚂蚁整层楼都沸腾了。”有网友评价:“这是财富自由的声音?又要诞生一大批百万千万富翁,上海杭州的房子又要涨了。”
据最新年报显示,阿里巴巴持股蚂蚁集团33%的股权,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蚂蚁集团50%股权。
其中,君瀚属于马云及阿里系、蚂蚁系员工,君澳属于阿里巴巴合伙的部分成员。因此,阿里巴巴及阿里系蚂蚁系成员大约持股蚂蚁大约83%的股权,目前马云拥有50%表决权。
01
被迫上线的支付工具
年,刚刚成立的淘宝远不是今天的模样。人们若想完成交易,要么同城交易,要么只能远程汇款。由于交易流程过于落后,阿里员工甚至需要亲自手工对账。
这使得年匆忙上马的支付宝背上了承载整个淘宝的重担。虽然当年的支付宝并不完善,但由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互联网交易的互信问题,成为淘宝攻城略地的功臣。
到年,淘宝交易总量市场占比上升至70%,并迫使eBay退出中国,支付宝由此漂亮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使命。
而支付宝独立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之后的年。
由于阿里当时大部分股权均掌握在雅虎与软银手中,而国内支付牌照需要内资背景,这使得一直希望拿到这张牌的马云动起了拆分的想法。
作为剥离蚂蚁金服的始作俑者,马云亲自操盘了这场争议颇多的拆分。年6月与年8月,马云分两次将支付宝从阿里全资转让给一家内资公司,两次转让的股份比例分别为70%、30%,分别作价万美元、1.亿元人民币,交易总价约合3亿人民币。
消息曝光后,华尔街一片哗然。
由于没有征得软银与雅虎两个大股东的同意,这场交易在国内外一度被千夫所指。除了被指责缺乏契约精神,由于支付宝当时已经拿下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五成以上的份额,估值应该也在十亿美元独角兽的级别,马云仅用3亿多人民币就完成了股权转移,远低于市场价值。
马云本人因此也一度被认为是“窃贼”。直到去年3月,王兴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还旧事重提,认为“马云有诚实问题”。
但这场让马云背上骂名的交易,客观上成为支付宝再出发的起点。在完成从阿里拆分后,支付宝成为一家独立的内资公司,不仅拿下了珍贵的支付牌照,也自此,也开启了全球最大独角兽之路。
截止目前,已经完成股权厘清的蚂蚁主要有三类股东:
1)员工及高管持股:合计持股82.98%,其中阿里员工及高管持股49.98%,阿里巴巴集团持股33%。其中,阿里员工及高管持股主要通过两个平台: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股28.45%;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股21.53%。
2)马云朋友圈:合计股东,私募股权基金合计持股4.29%。
3)国字号参股公司,合计十四名股东。其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2.97%,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控股公司合计占股1.3%等。
02
为什么是A+H?
自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马云多次对外表示,希望蚂蚁未来在国内上市,港交所同样曾抛出橄榄枝。但蚂蚁最终可以叩关A+H,可以说是是国内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和制度建设的结果。
一方面,科创板需要蚂蚁集团。
年开板以来,科创板在注册制基础上,推进了一系列的改革。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红筹企业上市。开板一年后,科创板拿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上市企业家,首发募资总额亿元,总市值亿元,自由流通市值亿元,整体PE(TTM)达到85.3倍。
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张奥平向钛媒体表示,目前科创板存在的问题是,科创板头部企业或独角兽企业较少,缺乏“明星”示范效应。蚂蚁集团如果能登录科创板,能大大改善这一现象,也能吸引到更多长线投资者进入科创板,这是目前科创板比较缺少的。
同时,港交所也在加快改革。
港股市场长期饱受质疑的一点是,过度依赖金融地产,错过了新经济公司,错过了互联网科技的繁荣十年。
对于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李小加曾表示,“尽管他说丢掉一家公司对于港交所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因此而错过整整一代科技创新型公司以及新经济公司,那就是重大损失。”
年,港交所宣布允许同股不同权和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吸引了一大批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为这个因循保守的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且直接推动了中概股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中国互联网一线公司的“回流”。
年,港交所IPO募资金额全球第一,成为众多优质公司上市的首选地。
对于科创板和港交所来说,蚂蚁集团是一个已经盈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新经济科技龙头企业,是难得的优质标的。
而对于蚂蚁集团而言,其选择同步上市也有其内在考量。蚂蚁集团同步上市的动机,主要原因是单个交易市场难以满足难以蚂蚁集团大规模的融资需求。同时港股上市,可以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蚂蚁集团的海外发展战略。
03
“姓金”还是“姓科”?
将蚂蚁集团定位为技术还是金融,是蚂蚁集团和科创板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6月22日,蚂蚁集团证实,蚂蚁金服母公司完成了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更名,并且在经营范围中删掉了金融业务。
关于蚂蚁金服的更名问题,早在年6月,蚂蚁金服高管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初注册商标“蚂蚁金服”,重在“服”而不是“金”。但市场显然对蚂蚁的“金”给予了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