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通俗解说蚂蚁金服高杠杆比高利贷更可怕
TUhjnbcbe - 2025/3/8 20:37:00

提示:点击上方热点↑免费订阅本刊

正文共:字2图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责任编辑:彭朵尔

作者:喜欢看帖1

来源:猫眼看人

蚂蚁金服是一家网贷公司,或者说它的主业是做网贷,“科技”二字主要是一种装饰(但也有一定意义,后面会说)。社会上网贷公司甚多,做得最大、效益最好的就是蚂蚁。前阵子蚂蚁准备上市,马云称这是纽约以外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他没有吹牛。

网贷公司的业务说穿了其实就是两个动作,一是搞钱,高大上的说法叫“融资”。二是放贷,把搞来的钱借出去。公司则居间赚取息差。

如何赚取更大的息差?

你们可能一下子就想到高利贷,并连带想到讨债公司,想到散发裸照,想到绑架敲诈,……NO,那太低端了,也太野蛮了,违法的事情咱不干!虽说蚂蚁的放贷利率也不低,有人说最高年化利率可达18%,还有说是接近20%,但我相信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蚂蚁赚钱是另有门道,关键是把放贷业务量做大,做得无限大!

要把放贷业务量做大,就要搞钱,搞到多大的钱,才能放多大的贷,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何搞钱?一般庸庸碌碌的人马上就想到银行。没错,国家有信贷政策,加上可公关,蚂蚁前些年在黄奇帆时期的重庆,就用30多亿资本金从银行获得2.3倍的拆借融资,形成了90多亿网上小额贷款往外发放,放贷的渠道就是那啥什么“呗”之类。

但90多亿毕竟就只有90多亿,这哪能满足胃口?蚂蚁想的是继续不断拓展放贷规模,把90多亿放贷后的债权作抵押,继续搞钱往外放,不仅让钱生钱,还让债权生钱。

但这回跑去银行却碰了颗钉子,原来银行有规定,抵押贷款只能按抵押物所值的7折给钱,假设刚好是90亿的债权,只能抵押贷到63亿。下次拿63亿的债权再去抵押,就只能贷到44.1亿,依此类推。这样,用银行的钱,放贷不了几轮就会中断,业务还是做不大。

所以马云在惹事的演讲中会痛骂银行的“当铺思维”,银行的抵押打折就是当铺的通行做法。

怎么办?聪明的小蚂蚁想出了一招:

后面的操作撇开银行渠道,搞资产证券化,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简称ABS。基本做法就是将不具有流动性的债权资产打包转换成可流动的证券,以证券发行的方式,赋予一定的利息,出售给公众投资者。

这种做法除了运营过程中的一些成本损耗,基本上可以换回与债权等值的钱。然后是依样画葫芦,再把钱放出去,再把新的债权搞成ABS出售,再搞进钱,再放出去,再出售,……理论上可以没完没了,这就叫循环放贷。

前面说的蚂蚁在重庆的30多亿资本金加上银行拆借融资所形成的90多亿,最后是循环放贷了40次,搞到多大呢?亿!杠杆高至其30多亿资本金的将近倍!

这里就要说到开头提到的“科技”二字了。据黄奇帆解释,如果是传统金融公司的放贷过程,ABS循环一次就要一年,但借助于高效便捷的互联网平台技术,发售证券几小时就干完了,几十亿的贷款三天就放出去了,一年可以循环10次、20次。

所以蚂蚁才能在重庆较短时间内迅速搞成亿的放贷规模。这样看来,尽管蚂蚁乃至阿里不搞科技研发,对人类互联网的诞生以及发展并无原创性的贡献,但它们对互联网技术的整合运用却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用高科技开市场(淘宝),开钱庄(蚂蚁),确实“科技”得厉害。

30多亿搞成了亿,近倍的高杠杆,这意味着什么?

它基本上属于空手套白狼,由此集聚的风险是巨大的,而且这种风险主要是撒向了社会,说到底它只有30多亿资本金,并且我相信早就回本了。

一旦08年那样的次贷危机再次爆发,如此高的杠杆以及如此多的ABS循环,所形成的债务链很很容易断裂,那就祸及千家万户和众多的银行(认购其ABS产品的很多资金来自银行)。

即便不爆发08年那样的次贷危机,这种循环放贷所赖以实现的无抵押信用体系也是极不牢靠的,来一场稍大的风浪,比如疫情假如导致很长时间的停工停产,造成大面积的民众失业无收入,就容易出事。

正是由于看到了这种风险,国家决定加强对网络贷款的监管,最近出台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在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这份网络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恰逢马云那场演讲后不久,又是在蚂蚁即将上市的前夕,很容易被看作是专门针对马云或蚂蚁的。

但天地良心,这是误解,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本前提,高层早就一再重申,有关监管规定早就在酝酿之中,马云或蚂蚁只不过是赶巧而已。

这份网贷新规的出台,对蚂蚁以及所有网贷公司的不利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它们原有的盈利模式已完全难以为继,再也别想空手套白狼。所以蚂蚁公司股票在香港和上海的上市被紧急叫停,说是“暂缓”,其实就是前景渺茫,H股和A股都已退股还钱。

网贷新规从哪些方面给了蚂蚁们以巨大的不利影响?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最主要的是这些:

1.不得跨省开展业务,只有“极个别”公司报请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批后才能跨省。

2.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即ABS)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我理解就是说你今后业务的杠杆率最高只能4倍。

3.在单笔联合贷款中,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样一来,前些年在重庆那样以30亿驱动亿的做法已完全不可能重演,公司出资须达亿。

据说蚂蚁以前是2%的出资率,现在骤然提升到30%,以网上说法该公司1.8万亿的联合贷款规模计,需要出资至少亿,而它目前的资本金只有亿。

4.除了对公司自身要求之外,对公司的向外放贷也提出了限定条件,比如规定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且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这就不仅控制了放贷金额,还把相当多拿不出资产抵押、仅凭什么“芝麻分”实际上是靠爹妈钱包支撑的年轻人给排除了出去,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隐患。

此外,网贷新规还有其他各种规定,这一切都是为了规范网贷公司的业务行为,从一个方面筑起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线,其核心就是大幅度降低网贷公司的杠杆,不再允许空手套。

最后简单再说几句。有些人对此次蚂蚁上市受挫以及国家出台网贷新规颇有微词,其实没有必要。

也许你个人信用状况很好,蚂蚁的什么“呗”之类渠道也确实为你提供了暂时的资金救急,一借一还都很良性,但国家必须从宏观角度考虑风险防范,这种借贷及公司业务模式里头确实蕴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

所以,叫停蚂蚁上市也好,出台网贷新规也罢,我觉得都是正确的举措。

另外我还看到了一种说法,说是此次收紧网贷政策不仅是为了防范眼前的风险,更是为下一步加大金融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目前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程度是不高的,比如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目标还未实现,国外银行在华开展业务还有诸多限制,外企也不能在A股上市,外资尚不能自由买卖A股,等等。

但开放是国家的庄重承诺和努力方向,国内金融也迟早会与世界完全接轨,在这种形势下,要进一步打开大门,就必须加紧清理整顿内部,尽可能消除自身潜在的风险隐患,不然的话,一旦与世界完全接轨,我国将很难应对外资的兴风作浪,很难抵御外部的金融攻击,到头来付出代价的将是亿万股民和普通百姓。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成立的,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图文及视听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俗解说蚂蚁金服高杠杆比高利贷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