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优秀的选手,但每次都是对手滑铁卢。”
8年前,那个第一次登上舞台,就凭着天才与“傲慢”惊艳世人的王昱珩,又一次引爆热议。
而这一次,不只是因为才华,而是因为“美貌“。
最近,《最强大脑》第十季正在热播,王昱珩再度强势回归,一亮相就炸翻了全场。
43岁的王昱珩不仅肤白貌美、颜值炸裂,气质上也是卓尔不群,网友忍不住惊呼:这是满40减20了吗?
有人说他植了发,有人说他做了轻医美,而王昱珩自己却说,
“保鲜的秘密就两个字,闲着。”
为什么他能在赛场上能一路狂飙?为什么在高光时刻离开舞台?
清华毕业20年不上班,他如何“闲”着过上神仙生活?
走近他,才能揭开谜底。
王昱珩从小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天才”。
年,他出生在北京海淀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大学老师。
小时候,他略有些自闭,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总爱一个人摆弄些花草活物。
他在堆满杂物的楼道里养了3只小鸡,用妈妈的高跟鞋去装彩色的蚂蚁,还常常偷拿丝袜去捞鱼虫,调皮捣蛋出了圈,也因此三天两头挨揍。
平日放学,同学们都是背着书包结伴回家,他却像个退了休的老大爷,在花鸟鱼虫市场溜达个没完,四处淘换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因为不怎么说话,他总爱画画和父母交流。问他吃了什么?他就画上两个鸡蛋一碗面条;问他玩了什么?他就画上一个
变形金刚。作业本的背面,一半是花草和动物,一半是水浒里的人物。
或许是得益于绘画的锻炼,王昱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好到惊人。
刚上小学时,一次全家出游,他和家里人走散了,在原地转了好几圈也找不到爸妈,王昱珩凭着来时坐有轨电车一路看到的站牌和路标,竟然横跨了三个区,一个人走回家。
别看他表面上是吊儿郎当的“小混子”,骨子里却是地道的全能学霸。
高中三年,王昱珩沉迷篮球不学习,“混”到两次模拟考试交白卷,却在最后阶段,集中复习了60天,就轻松考进清华美院最难的装潢系,甩出第二名整整40分。
直到很多年以后,王昱珩的同学还能记得老师的警告,
“你们谁要是跟他一块玩儿,就是缺心眼,他想考哪儿,就能考哪儿。”
可见,就连老师都知道,这个“伪学渣”,显然是个天才。
父母看到他的高考冲刺,还以为他从此“改邪归正”了,可没想到,进了大学校门,王昱珩的“旁门左道”越来越起劲。
别人是上了四年学,他是养了四年鱼,连课桌上都摆着鱼缸。
“我一眼就能看出,哪条鱼怀孕了。”
他动不动就翘课,用画画挣来的“外快”,坐着火车去广东,去福建,踅摸那些不常见的南美品种,但凡是人工繁殖能养的淡水鱼,他几乎养了个遍。
别看他这么能玩,专业课却一点都不含糊,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还没毕业,就已经有好几家出版社过来抢人了。
王昱珩原本听了父母的建议选了一家,可第一天去报到,看到一个个小小的格子间,除了桌子椅子,似乎伸个懒腰都不能幅度太大,他一下子蒙了:这哪里还有地方养鱼养花?
于是,他恭恭敬敬地给接待的老师鞠了个躬,转身就走了。
从那以后,他再没有上过一天班。
一开始,他做自由设计师。后来,画画,陶艺,植物造景,以前这些“不务正业”的闲事,都变成了他养家糊口的手艺。
很长一段时间,王昱珩自制的手工艺品在淘宝店里供不应求,可奇葩的是,
任凭顾客下单排队,宁愿让人等上十天半个月,他也始终坚持,只用20%的时间挣钱。
就这样,从没上过班的王昱珩,却成了班里最早买了大房子的人。
大学室友于欣说,“在别人看来,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能养活自己。但在王昱珩看来,除了上班,干什么都能养活自己。”
他所做的一切,全凭自己的喜好。想做什么,都能做得到。
35岁前后,王昱珩的生活就像过山车,经历了至暗时刻,也感受了人生巅峰。
年,他带着心爱的亚马逊鹦鹉,在《最强大脑》的赛场亮相:“我站在这里,就是来秒杀你们的。”这句霸气十足的话,立刻让全场所有人记住了他。
他参赛的第一个项目是“微观辨水”,专业导师给出的难度系数高达9分,在开始比赛之前,导师们都在讨论选手会用什么方法观察和记忆,要多久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
等到王昱珩一上场,全场几乎同时惊讶地“哦”了起来:
他以大约每1秒钟看4杯水的速度,快速地划过一列一列的水杯,在几乎一模一样的杯水里,准确地找到被随机选中的那个目标。
主持人蒋昌建老师提醒他:“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把后面的都看完再做决定。”
而王昱珩指着标有号的水杯,胸有成竹地说:“后面不用看了
,我确定就是它。这杯水从我观察之后,一直到被放在这里,中间有2个人经手,水杯被旋转了15度。”
那一刻,全场震惊。现场导师们不停地摇头,几乎没人相信眼前的“神话”。
高晓松忍不住说:“这太可怕了,我的
毛发都站立起来了。”
然而,谁能想到,这个观察力逆天的人,刚刚经历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光。比赛的时候,他的右眼几乎失明,左眼的视力也只有0.3。
原来,意外发生在赛前不久的一场羽毛球赛,当对面的球飞来的时候,好奇心爆棚的王昱珩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他想要用肉眼看清楚,羽毛球飞行过程的轨迹。
那一瞬间,或许他做到了,但下一秒钟,羽毛球击中了右眼,他什么都看不见了。
养伤和恢复的过程很艰难,为了避免眼压过大,王昱珩不能躺平,连睡觉都只能坐着。
反复发作的病痛折磨,和随时可能失明的恐惧一直围绕着他,整整两个月,他的窗帘没有打开过。
但是没过多久,王昱珩还是选择了走出来。
“与其整天祷告瞳孔里的淤血能慢慢吸收,不如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抓住能抓住的,放弃该放弃的。
他尝试着重新拿起画笔,哪怕注意力无法集中太久,能看清楚的只有5分钟、10分钟,他也坚持着练习恢复。
再次回忆那段时光时,王昱珩说
“人生轨迹可能常有意外的偏离,我宁可选择面对未知,就像小时候走丢了,也可以试着自己回家。”
就这样,他走上了《最强大脑》的舞台。
王昱珩的封神之战,不是靠0.3的视力,而是靠惊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
一连三季,王昱珩杀疯了。
在中日对抗赛中,中国队以0:1落后,王昱珩顶着压力出战“扇面之谜”。
日本队69岁的战神拿着放大镜,攀上爬下地观察了足足2个小时,而王昱珩主动放弃备战,个扇面一眼都没看。
导师魏坤琳气得直瞪眼:
“耍酷可以,输了我就掐死他!”
但王昱珩还是坚持自己的策略:
“我现在什么也不想解释,等五星红旗在我身后升起来时再说。”
很快,比赛开始,
日本选手21分钟只做对了1题,但王昱珩不到15分钟,3题全对,完胜。
然而,震惊全场的不只是他的硬实力,更是因为他在结束后撂下的那句“狂语”:
“把扇子根本不算什么,如果今天是30万把,没准会更适合我。”
所有人都明白了,曾有一把叫做历史的折扇,写满30万华人的名字,而日本人妄图把扇子折起,把罪行抹掉。
现场先是鸦雀无声,随后就是掌声雷鸣。
王昱珩就是这样,
赤裸裸地藐视和挑衅,却在满场欢呼中圈粉无数。
从那以后,水哥一直备受争议。喜欢他的人,爱他的才华与傲骨;讨厌他的人,恨他的桀骜与自负。
但他毫不在意,
视一切非议为无物,只做自己想做的。
他常说,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而这句话的背后,是无比强大的内心世界。
假如,没有后来那次“黑幕”,王昱珩在《最强大脑》,或许还有更多的神话。
年,新人余奕沛挑战王昱珩,比拼项目“决战微藻画
”。
且不说这个项目,余奕沛在初赛时已经做过一遍,明显有失公平。更离谱的是,他提前2个月就拿到题目开始“背题”,所以,节目现场才这么“劲爆又刺激”。
第一轮,仅仅26秒,余奕沛就“神速”作答,秒杀水哥。第二轮更奇葩,余奕沛打开题目的一瞬间,直接就冲着正确答案去了,一共16秒,就完成作答。
网友说,这16秒只是用来跑了个来回,题目和答案根本都没看,闭着眼就选对了。
台上的王昱珩早已看穿一切,他什么也没说,依然按自己的节奏,规规矩矩地看题,做题,完成比赛,最终耗时5分35秒,也“毫无悬念”地被新人挑落马下。
王昱珩现场对“不公平”提出了质疑:“更换新一组图像,双方都在现场观察,现场比拼。”
而对手心虚地回答:“重新换题,他需要备战2天。”
王昱珩淡然一笑,转身走了。
他不接受为了节目效果的黑幕,直接删掉了导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