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班主任透露容易被霸凌欺负的孩子,大多来自
TUhjnbcbe - 2025/1/2 18:38: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78393166369858&wfr=spider&for=pc

班主任透露:容易被霸凌欺负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4种家庭

说起校园霸凌,或许是每个父母在孩子上学后最担心的问题,孩子进入校园,家长们心里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校园里会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被霸道的同学欺负,有些家长恨不得自己能在身边陪读,这样就能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了。

但是,父母并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班级、校园也是社会的缩影”,校园霸凌一旦形成,被霸凌者将留下一辈子的阴影。所以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勇敢地直面霸凌者并做出反抗。

有很多被霸凌孩子的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时,通常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班上那么多的孩子,却偏偏要选择我的呢?研究发现,校园霸凌是宣示地位的一种形式,自身价值感较低的孩子往往也会自然地认为自己处于“最底层”,从而容易选择退缩、隐忍的态度,这样一来,就给了霸凌者得寸进尺的机会,如果没人发现,霸凌行为甚至会永不休止。

一位多年在学校任职班主任的老师曾就这些校园霸凌问题做过统计,也针对这些问题走访过很多学生家庭,他发现:

4种家庭的孩子容易遭受欺负不敢反抗

在走访过程中,班主任说,最令他寒心的,是孩子被欺负,最后知道的往往是父母。这也令他意识到,霸凌者能够屡次得逞,这其中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被欺负的孩子的家庭环境。班主任指出,在这4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受到欺负:

1、缺少关爱的家庭

有数据统计,我国有四分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与父母同住,原因大多是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等。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因此成了没人疼的孩子,在那些霸凌者的眼里,孩子更是成了失去庇护的小蚂蚁,任人碾压。

由于父母不在,照看自己的监护人往往又是行动不便或垂垂老矣的老人家,孩子受了欺负也无从诉说,或者认为即使说了也无济于事,所以只能忍气吞声,让霸凌者更加放肆,偶尔的反抗或许也会因为对方有家长的庇护而退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连同这份缺失的爱,一起沉入被霸凌的深渊里,挣扎不得。

2、父母过于强势的家庭

如果孩子在家就长期受到父母的压制,没有能力反抗,那么你还指望他在外能有勇气去对抗一个在他眼里更加强势的敌人(霸凌者)吗?

有研究证明,绝大多数受害者在遭受校园霸凌后,不会抹干眼泪去求助去为自己抗争,而是只会躲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默默舔舐自己的伤口。当被问为什么的时候,只有一句话,就是怕反抗后变本加厉的压迫和折磨。

孩子似乎认定了,反抗是无效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和父母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孩子发现,对方比自己强,自己只有听话不反抗才能避免惩罚和责骂,所以他逐渐就养成了不敢反抗“强者”的习惯。

3、不尊重孩子的家庭

尊重是对对方权益的一种认可,当一个人长期得不到尊重,那么他就会对丧失自己的权益感到理所当然,并且会认为,那本就不属于他。同样,如果孩子在乎的东西、或是个人隐私和权益受到侵犯,却一直被父母置之不理,那么孩子在外面也很难做到捍卫自己的权益。

比如孩子心爱的玩具被亲戚家孩子弄坏了,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道歉,闹脾气还被责怪小题大做,一句“大不了再买就是了”就打发了。这对孩子而言其实就是所有权的践踏。

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孩子有着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如果对于孩子视作珍贵的东西不屑一顾或冷漠轻视,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是不重要的,这就给了霸凌者趁虚而入的机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家长也是站在霸凌者的一方欺凌着孩子。

4、不喜欢聆听孩子心声的家庭

没有人愿意听坏消息,但坏事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当孩子年纪小,并没有足够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往往需要同大人去诉说和寻求帮助,但很多家长往往一听到坏消息火气就起来了,把责任都归于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家长第一时间并不是去检查孩子是否受到伤害,询问为什么会弄坏,而是第一时间去责怪孩子是个破坏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以为,坏事是不能告诉家长的,否则就会挨骂。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受到欺负时不愿意告诉家长的原因了。所以要想孩子遇到麻烦第一时间求助自己,首先要做到让孩子信赖自己是站在孩子这一边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孩子寻求帮助或解释事情时,家长都应该给予充足的耐心去倾听,并秉着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究对错。

如何让孩子勇敢地反抗霸凌者?

没有任何孩子应该受到霸凌,但任何孩子都要学会反抗霸凌。班主任认为,作为家长,如果抱着侥幸心理,从而忽视了孩子的种种被欺凌的迹象,那么将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所以,必须从一开始就采取措施防止孩子的权益受到进一步侵害。

1、教孩子辨别霸凌

“任何侵略性的,反复的,存在不平等力量关系的行为,都是霸凌行为。”这是瑞士是心理学家DanOlweus再年对霸凌行为的定义,至今仍然使用。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知道,霸凌行为并不仅仅是指肢体上的暴力行为,还包含了那些常常被认为是“玩笑”、“恶作剧”、“淘气”的行为,比如言语攻击、社交孤立等。

如果孩子不能够辨别这些霸凌行为,那么很容易就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并改变对自我的认知,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自己倍受欺负是理所当然的,应该默默承受。

2、培养孩子反抗霸凌的意识

当霸凌事件发生时,我们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事件本身,从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第一时间应该是安抚受伤害的孩子,表示这件事情并不是“大不了”和“没什么”,自己将会严肃处理这件事情,让他意识到自己与其它同学和小伙伴一样拥有平等的能力和权力,并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是他永远最坚强的后盾,永远保护和支持他。

当孩子对霸凌行为有了辨别能力,并建立了自主意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教会孩子对抗霸凌行为了。为了更全面、科学和专业知道家长教育孩子,班主任分享了一套《儿童反霸凌绘本》。

这套绘本设计了十大主题,里面几乎涵盖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让孩子能够识别各种霸凌和欺负行为,并教导孩子如何远离、解决和反抗这些问题。

书中描述了“抢夺”、“嘲笑”、“孤立”、“乱摸”等各种对孩子会产生伤害和不良影响的行为,让孩子知道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应该制止的,并且教导孩子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制止,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去应对、反抗和保护自己。

绘本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展示,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更有代入感,身临其境,家长还能根据绘本内容模拟场景发生,让孩子练习应对方式。

书内文本还是中英双语对照,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享受并沉浸在阅读当中,既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也能锻炼口语能力。

“校园暴力不是开玩笑,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成长,才是真正的玩笑。”很多人认为霸凌事件是极少众事件,那是因为事情并未发生在身边,孩子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家长有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做起,那么可以试试用这套绘本。下面是班主任分享的绘本购买链接,保证正版。保护孩子,远离霸凌,从现在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班主任透露容易被霸凌欺负的孩子,大多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