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肺片你还想要“夫妻”?告诉你个秘密,连“肺片”都没有!
“老板,来个老婆饼,多点老婆多点饼,实在不行饼不要也可以,给个老婆就好。”这样的段子相信大家应该看过不少,而中国的菜式之多,不出几个让人不解的菜名也是不能理解的。比如驴打滚,那得多脏啊!狗不理包子,那得多难吃啊!诸如此类的还有松鼠桂鱼、蚂蚁上树。今天小编跟大家讲一道既没有“夫妻”,也没有“肺片”的夫妻肺片。这道菜是怎么来的呢?听小编讲下去吧。
首先说一下夫妻肺片的“夫妻”是个在成都经营这道菜式的一对夫妻而出名的。不过这个菜式并不是由这对夫妻发明的。早在清朝的时候,美食之都成都(在中国那个城市不是美食之都啊)的街头就有着不少提着吊篮或者挑着扁担上街头卖小吃的小贩,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走鬼了,而其中有一种小吃就是用牛杂的边角料卤制处理之后,用一片红(酱油、辣椒、红油、花椒面)伴过之后,就成了一道美食了。那夫妻肺片是怎么来的呢?
这就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了,一个叫郭朝华的跟他的妻子开了一家夫妻店(实际上还是走街串巷的),这个时候基本上是由他的妻子制作,然后郭朝华就走街串巷地叫卖。由于用的是边角料,而且最终的成品是切成片的,所以当时的人就把这道美食称为“夫妻废片”,后来郭朝华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而且当时还有牛肺,所以就自己做了个牌子写上“夫妻肺片”这四个字。那肺片又是怎么没的呢?
在吃货的世界里,任何美食都是可以改进的,最初有这道菜是因为边角料没什么人买,所以是把边角料全部拿来做原料了,但是后来生活水平升高,郭朝华自己开了一间店面,有些常客就反应了这个肺片的口感并不好,于是郭朝华便将这道菜里面的牛肺给去了。于是夫妻肺片里面没有夫妻,但是还是夫妻两人做的,而肺片没有了就是真的没有了。
现在的夫妻肺片已经是中华的一道名小吃,所以名字也没人再去画蛇添足多做更改。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道菜被外国人起了个英文名字,如果再翻译回中文就是“史密斯夫妇”,可以说比中文的夫妻肺片还要令人感到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