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本绘本,帮孩子面对死亡,开启探讨死亡的
TUhjnbcbe - 2024/8/23 17:37:00

题记:死亡含义的由来古代死亡是两个意思,有时可连用:死就是死,亡是逃跑。“亡羊补牢”就是丢了羊再去补栅栏;有时死亡用于军事,指死了多少人或跑了多少人。现代死和亡都是死的意思。

死亡后我们会去什么地方?

01孩子理解中的死亡:有无知、有无畏、有恐惧、有心伤

死亡是什么?这是个沉重而又不知道如何启齿说明白的问题。却又是我们生活中无法避免的。花开花谢,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早早晚晚而已。

孟子也害怕死亡,说:“死亦我所恶”。何况常人乎?很少有人不怕死,无谓无知的孩童除外。晞娘娘就是如此。

生老病死是万物逃脱不开的法则

1.姥爷的死,她无知无畏

父亲十年前因病去世,因此孩子从未见过姥爷,也对外公一词没有什么概念。但我从未避讳跟她谈这件事。可她似乎对死亡这件事全然懵懂,偶尔跟小伙伴谈到说自己姥爷去世了,甚至可以听出她语调里炫耀的成分。我无法义正言辞的告诉她死亡的痛苦,也没办法心平气和的开导她死亦平常。

2.小动物的死,她有感叹、有遗憾陪她走在路上,偶尔会看到死掉的昆虫和小鸟,趁机告诉她,没有心跳、不再呼吸就是生命消失,介时所有事情与几无关。她脸上会有掩饰不住的悲伤,眼里也会流露出满满遗憾。

希望和爱的人一起生活

3.担心妈妈的死,她有恐惧、有难过生活中,亲人去世;电视中,人物死亡,孩子总会追问过:死是什么?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吗?妈妈你会不会死?我要是死了怎么办?

你说孩子不懂,但是她却害怕失去妈妈,有时敏感到扑在你怀里抽泣:妈妈,我不想让你死。此时的他们心里得有多无助、难过和害怕呢?再不理解,大抵也晓得妈妈如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她了,再也没人这么陪她了.......

可能妈妈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天

02我们要怎样引领孩子面对死亡?

我们到底怎样理解死亡,又如何跟孩子交流死亡这件事?那么不妨跟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绘本:《小鸟的葬礼》。

1.绘本《小鸟的葬礼》是个什么故事?有一天,孩子们偶然发现了一只小鸟,它刚刚死掉,身子还是暖的。孩子们很难过,决定好好和小鸟道别。他们在公园的林子里给小鸟挖了一个洞,用暖暖的甜蕨草、叶子、花朵和泥土埋葬它,他们为它举行了一个葬礼……甚至在忘记它之前每天都来这里陪它玩耍……

看封面完全感受不到死亡的沉重¥3小鸟的葬礼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淘宝¥45购买

2.绘本告诉了我们什么?如果你想与孩子探讨死亡这件事,如果你失去亲人想让孩子感悟和了解死亡,那么就从这个绘本开始,让这只小鸟的葬礼开启这场颇显沉重的亲子话题。

生物没有生命时是什么样子?孩子面对“失去”时,是什么感觉?葬礼的纪念仪式和怀念的感觉是什么?孩子能否从“失去”的悲伤中恢复过来?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解答和领悟。

(1)生命怎样就是死亡?

死亡不只是人类的事,还有其他生命的死亡,它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一只小鸟、一条毛毛虫、一只小蚂蚁、一棵小草......而什么情况下就是生命的死亡呢?“它没有了心跳,身体冰凉,一动不动”

小鸟死了,一动不动,身体冰凉

(2)面对死亡,我们要怎么做?

面对死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决定像大人那样,给小鸟举行一个葬礼”,孩子们还给小鸟唱了一首歌“安息吧,死去的小鸟”......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和怀念小鸟

(3)埋葬小鸟后就结束了吗?

小鸟死了,孩子们很伤心,也很惦记它,于是再他们忘记小鸟之前,他们仍然到林子里给小鸟唱歌,给它的坟墓上摆上鲜花。孩子们有能力从“失去”的悲伤中恢复过来,并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

在忘记之前孩子们仍会唱歌献花给小鸟

03再说说作者和绘本本身:受到了媒体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这本书是由备受喜爱的童书作家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创作的感人故事,借由屡获殊荣的插画家克里斯蒂安·鲁滨逊重新绘制的美丽插画焕发了新的生机。

虽然是关于死亡,但是书是清新的绿,莫名的让人平静而祥和。画面干净,画风清爽,配上诗歌一样的文字,是为数不多的关于死亡的书籍中的精品。这本书荣获《纽约时报》十佳图画书,无论插画还是文字都非常值得拥有!

读它,要用心去感受它。

我们要用对生命的尊重,回应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和恐惧。

用心去感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伊壁鸠鲁说:我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来,而死亡来临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每个人对死亡的理解和感悟各不相同,而孩子需要很长的过程和不同的经历来慢慢成长和领会,交给生活,交给时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陪在她身边,读上一本好书。

关于死亡的书本就不多,好书不可错过

“做一切都是为你好”是绑架!给孩子他想要的,而不是你想给的

孩子的书法学习需要应时应景来激发更大的兴趣,新年春联走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本绘本,帮孩子面对死亡,开启探讨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