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在遇到危险时,都会表现出一种被称为“装死”或“紧张性静止”的适应性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出现在食物链较低的动物身上,但在高等物种中也有出现。
猪鼻蛇当面临威胁时,这些动物马上就会显得死气沉沉,甚至会散发出类似于腐烂肉的气味。这就是装死。装死通常被用作一种防御机制,一种捕捉猎物的技巧,或一种有性繁殖的手段。
猪鼻蛇“狐假虎威”,常常伪装成眼镜蛇吓唬敌人,实在不行就会装死
当猪鼻蛇感到危险时,它们就会像眼镜蛇一样鼓起头部和颈部,然后发出嘶嘶声来吓唬敌人。一旦这些吓唬不到敌人,它们就会开始装死了。
猪鼻蛇:别翻了,别翻了,我真的死了猪鼻蛇会把嘴巴张开,舌头伸出,接着将滚圆的肚皮面朝天空,最后,它会从腺体中释放出一种臭气熏天的液体,以便阻止捕食者的进一步进攻。
没病装病,把装死作为一种防御机制
有些动物会用装死来抵御捕食者,进入一种静止、紧张的状态来劝阻捕食者。由于大多数捕食者都会嫌弃死亡或腐烂的动物,除了恶臭以外,身体上的变化常常吓得捕食者望而却步。
最常与装死联系在一起的动物是负鼠。当受到威胁时,负鼠可能会休克。当它们失去知觉并变得僵硬时,它们的心率和呼吸都会降低。同样,它们也会从肛腺中分泌出一种液体,模仿与死亡有关的气味。
负鼠:我真的死了,又硬又臭从表面上,负鼠似乎真的死翘翘了。然而,几个小时后,负鼠就会开始苏醒,接着到处撒欢。
鸟类
许多不同的鸟类在受到威胁时也会装死。它们会一直等到有威胁的动物失去了兴趣或者没有注意到它们,然后它们突然窜起来,逃走了。这种行为已经在鹌鹑、鸭子和母鸡身上观察到。
蚂蚁、甲虫和蜘蛛
当受到攻击时,红火蚁中的小火蚁会装死。这些小蚂蚁“手无寸铁”,无法战斗或逃跑。几天大的蚂蚁装死,几周大的蚂蚁逃跑,几个月大的蚂蚁会留下来战斗。
一些甲虫和蜘蛛在遇到捕食者时也会假装死亡。假装死亡的时间越长,生存的机会就越大。
用装死来逃避性食同类
性食同类的螳螂性食同类在昆虫世界很常见。这种现象是指一方,通常是雌性,在交配前或交配后会吃掉另一方。例如,雄性螳螂在交配后会一动不动,以避免被雌性伴侣吃掉。
蜘蛛之间的性食同类现象也很普遍。在交配前,雄性盗蛛通常会将一种昆虫送给他的伴侣,希望她能够接受交配。如果雌盗蛛开始进食,雄性就会开始和她交配。如果她在这个过程中把注意力转向雄性,雄性就会假装死亡。这种适应性行为增加了雄性与雌性交配的机会。
蜘蛛用装死来捕捉猎物
利氏雨丽鱼动物也会用死亡来欺骗猎物。利氏雨丽鱼也被称为“睡鱼”,会利用装死来捕食猎物。这些鱼会躺在它们栖息地的底部,等待较小的鱼靠近。一旦猎物到达它们的捕食范围内,“睡鱼”就会攻击并吃掉毫无防备的猎物。
一些种类的食蚜甲虫也会使用死亡来获取食物。这些甲虫假装死亡,被蚂蚁带到它们的蚁巢。一旦进入蚁巢,甲虫就会复活并以蚂蚁幼虫为食。
结语
总的来看,上述各种动物装死的目的,无一不是为了生存。它们很幸运,在这种独特的伪装能力下,大多都可以达到最终目的。
然而,鸟类装死其是作死,捕食者很容易就看穿了它们的伪装。哎,真是个笨蛋,装死你好歹屎尿乱窜啊,也许,人家嫌你脏也就懒得吃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