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几种小吃,名字恶心,却非常受欢迎,四川
TUhjnbcbe - 2024/5/6 2:25:00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至理名言,到后来,国人的吃几乎到了魔怔的状态,好吃,好看,名字好听是必要的。你看《红楼梦》和金庸的小说,描写美食,无不精致,而且名字都具备诗情画意。但是今天沽酒客要给你介绍的以下几款小吃,名字或恶心或吓人,可能你听了就错过了,但是它们其实很好吃哦。

台湾棺材板听起来吓人

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小吃,出自于宝岛台湾,据说没有哪个台湾人是不知道它的。沽酒客没有吃过,去过台湾的朋友,给我描述过,台湾同胞倒是百无禁忌。

朋友说不看它名字晦气,但事实上是很美味的啦!这是一道结合了中西方的美食,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块土司,而土司里夹着一层鸡肝炒饭,味道是咸甜咸甜的,简直不要太好吃,就因为那块吐司皮盖在上边就因此得了个“棺材板”的称号。

也不知道为啥子要这样叫,不过大家好像不介意,它就得以传播了。棺材板,前身是用西式酥盒加上鸡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一开始不称棺材板,而为鸡肝板。据说在三四十年前,台湾有一位姓许的师傅,他品尝了一种名叫“鸡肝板”的点心后,觉得口味很特别,于是回家研究改良,终于制成了一种令他更加满意的点心。

某日,台湾大学考古队来到这家点心店品尝鸡肝板。在茶余饭后,考古队与许六一先生闲聊之际,一位教授忽然说:“这鸡肝板外形很像我们正在挖掘的石板棺呢!”。而生性乐观开朗的许六一先生听完后,便爽朗地回答:“那从此我的鸡肝板就命名为棺材板吧!”。因此,这个有点耸人听闻的名号“棺材板”便取代了鸡肝板的称号。而由于形状和偏甜的口味都很特殊,使得棺材板一炮而红,遂成台南著名小吃之一,在沙卡里巴或赤崁楼附近皆有摊贩。但事实上棺材板口味较油腻,销售以观光客为大宗,本地人不常食用。

四川蚂蚁上树和夫妻肺片

蚂蚁上树和夫妻肺片都是老川菜,第一次听到的人,可能有点害怕,这四川人怎么要吃蚂蚁,还吃人的肺片啊。当然误会了。

蚂蚁上树的主料为粉丝和猪肉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泽红亮,肉末贴在粉丝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上),食之别有风味.。本菜以形取名,蚂蚁为面筋米,树为粉丝,形象逼真。本菜粉丝油亮,柔软滑嫩,面筋酥香,风味别致,为川菜的上品。当然其实其他地方也有,所以有人认为它不完全属于川菜。

夫妻肺片可没有争议了,的的确确是川菜,年5月,美国《GQ》杂志发布了餐饮品赏大师BrettMartin最新出炉的“美国餐饮排行榜”,位于休斯敦的PepperTwins双椒川菜馆的招牌凉菜“夫妻肺片”荣登榜首,被评选为“年度开胃菜”(AppetizeroftheYear)。这道菜的英文名被翻译成“史密斯夫妇”(MrandMrsSmith)。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翻译了。

清朝末年,成都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用成本低廉的牛杂碎边角料,经精加工、卤煮后,切成片,佐以酱油、红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风味别致,价廉物美,特别受到拉黄包车、脚夫和穷苦学生们的喜食。

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男叫郭朝华,女叫张田政,因制作的凉拌肺片精细讲究,颜色金红发亮,麻辣鲜香,风味独特,加之他夫妇俩配合默契、和谐,一个制作,一个出售,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一时顾客云集,供不应求。

由于采用的原料都是牛的内脏,而这些原料的来源大都是不食动物内脏的回民所丢弃的,所以当时被称作废片,四川的方言,有的也念荟。因其价廉味美,既受买不起肉食但想吃荤腥的贫民的欢迎,又受爱其美味的市民的追捧,很快就打响了名气。

后公私合营,郭氏夫妇并入成都市饮食公司,公司觉得废片二字不怎么好听,将废字易为肺字,并注册夫妻肺片,这就是成都这个著名菜品名字的由来。

潮汕小吃鸡屎藤饼

这道美食看着就黑乎乎的,名字也叫做鸡屎藤饼。是不是听到名字就有一股恶臭扑来,而且用的原料鸡屎藤叶在制作的时候确实有一股鸡屎臭味。不过它是南方的一道传统小吃,很多人都有吃过。

鸡屎藤饼又称乌芹藤饼,是汉族传统节日小吃。广州新会,尤其是,沙堆梅湾村地区清明节必备的过节小吃。

据资料记载,鸡屎藤还有牛皮冻、狗屁藤、臭藤等别名,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作为南方乡村最粗生的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鸡屎藤常依附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河溪边、山路旁、灌木丛林经常能见到,只是认不出来罢了。

许多人都会好奇地问既然有鸡屎两个字,那会不会像臭豆腐一样臭?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有些人觉得虽然不臭但却不好闻,可有些人却觉得清香。反正我是不尝试了,但是你好奇不?

上海最有味道的早餐——包脚布

网上有个段子:走路上逮住一个人问:刚吃的啥?回答说:豆汁焦圈,那是北京人。回答说:热干面,那是武汉人。回答说:包脚布,那必须是上海人。

初次听到包脚布的外地人一定会纳闷,什么,包脚布能吃?

上海包脚布可不是意义上理解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而是上海的一道名小吃,在八十年代,上海最受欢迎的早点排行榜中,“包脚布”排行第六。所谓“包脚布”,就是鸡蛋饼夹油条,里面再加甜蜜酱抑或辣椒酱、适量的榨菜、香菜,包起来象旧时的铅笔盒一样,是上海街头的经典小吃。可别当成煎饼果子哦。

以上只是沽酒客了解的一部分,相信偌大的中国,名字怪头怪脑的小吃还有很多,如果愿意,你也来说说你家乡味道独特名字有怪异的小吃。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几种小吃,名字恶心,却非常受欢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