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姿
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蚂蚁借钱的问题。
去年伴随着蚂蚁金服的上市失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也开始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支付宝对外借出去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支付宝敢借钱给没什么还款能力的年轻人?
为什么财大气粗的银行眼睁睁着看支付宝贷款给年轻人,自己却不去做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蚂蚁之所以敢借钱给年轻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支付宝拥有自己的信用体系,早在年的时候,支付宝就推出了自己的信用体系:芝麻信用,根据支付宝的官方解释,支付宝的芝麻信用是通过每个用户的行为偏好,人脉关系、身份证明、履行能力以及守约记录来对你进行一个信用评分,你的芝麻信用分越高,你在支付宝上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权益。
在国内信用卡还不是非常普及的时候,支付宝就已经通过阿里集团自己的金融生态系统,根据每个用户的个人情况来给自己的用户做一个相对全面的信用体系,根据芝麻信用的评分来向年轻人发放贷款,而这也满足了许多年轻人的贷款需求。
相对的国内的各大银行由于信用卡在国内还未彻底的普及开来,无法真实详细的了解到每个人具体的信用情况,自然也就无法去筛选出优质的用户,自然而然的也就失去了对年轻人发放贷款的资格。
其次,相比于银行的贷款,支付宝更愿意提供小额度的贷款,只要你真实的填写了你的身份信息,学历信息,公积金等信息后,经常的去使用淘宝去购物,使用支付宝去消费,最后还能按时还款,那么蚂蚁就非常愿意为你提供借贷服务,你的花呗和借呗的额度也会根据你的良好习惯而提升,而如果你的还款能力不足,那么支付宝是不会再给你继续提供贷款服务。
一般来说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是比较有限的,相对应的贷款金额也比较小,在支付宝通过征信“威胁”和电话“轰炸”等办法下,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会尽可能避免出现逾期等行为。
另外,支付宝非常的“了解”年轻人,这些年来,支付宝不断的推出各种广告,例如之前的一个年轻就是花呗的广告,表面上支付宝是在说年轻就是追求自我,追求快乐。然而实际上,广告的背后却是在暗示着年轻人哪怕是借钱也要去放纵,哪怕去贷款也要去享受的观点,而这种观点往往非常受广大年轻人的追捧。
而现如今在各大购物平台上,淘宝、京东等平台也不断的给年轻人灌输着: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漂亮女孩就不能委屈自己,要大胆去花等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暗示之下,当今的年轻人都习惯了超前消费,使用支付宝的花呗以及借呗来享受生活。
最后一点,借贷业务是需要本金的,银行通过储户的钱来对外发放贷款,而支付宝呢?他的本金相比于银行,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然而正如我们往期的视频里提到的那样,支付宝借贷业务的利息是非常的高,非常的赚钱,而支付宝本身无法提供那么多的本金去发放贷款,那怎么办?
于是支付宝通过各种方法逃避监管,利用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超额对外发放贷款给自己的用户,仅年一年,支付宝的借贷业务就为蚂蚁提供了超过亿的利润,如此之暴利,可想而知支付宝能不愿意为年轻人提供贷款么?而这种逃避监管、肆意钻监管的漏洞加杠杆的行为也成为了蚂蚁金服上市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支付宝愿意给没有还款能力的年轻人提供贷款了吧?一方面,支付宝借助着自己的业务优势,打造了属于自己信用体系,而这种体系某种程度上要比银行的征信体系更为详细。
另一方面,支付宝只提供给年轻人小额的贷款,并且利息非常的高,低风险,高利润,支付宝能不愿意去做么?
其次,支付宝非常了解当今的年轻人的想法,不断地暗示年轻人去贷款买买买。
最后,支付宝利用以往的监管漏洞躲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给中国的金融体系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要知道支付宝仅去年年上半年的消费贷款逾期率就几乎翻了一倍。
伴随着去年蚂蚁金服的上市失败,监管部门也开始多次对其约谈,前不久,支付宝偷偷下调了很多年轻人的花呗额度,不少人的花呗从原本的一万两万五万一下子变成了三千,支付宝对此声称年轻人要理性消费。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过度的消费只是毫无意义的浪费,毫无节制的享受只会是变相的毁灭,看似钱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实际上很多都是在为虚无的泡沫买单,到最后你会发现快乐的只是镜子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