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蚂蚁金服暂缓上市,符合注册制精神,是唯一 [复制链接]

1#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hospital/1/

蚂蚁金服暂缓上市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刷爆,各种观点如雪片一般纷至沓来,在笔者看来,这反而是蚂蚁金服眼下最佳的选择。

根据上交所暂缓蚂蚁科技集团科创板上市的决定,暂缓上市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约谈;二是,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的要求”。

关于这两点原因,市场普遍认为,被约谈的原因是马云在某金融论坛上发表了关于金融体系监管的不当言论,“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因为11月2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该暂行办法的事实上将网络小额贷款纳入银行系统的监管体系,改善当前网络小额贷款“监管洼地”的局面,自然也就构成了“监管环境的重大变化”。

暂缓上市,是上交所与蚂蚁金服共同的决定

在上交所关于暂缓蚂蚁科技集团上市的公告中,我们注意到,暂缓原因中提到“你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你公司”毫无疑问指的就是蚂蚁金服。也就是说,在暂缓上市决定出来之前,蚂蚁金服与上交所是有过沟通的,对于暂缓上市的决定是蚂蚁金服与上交所共同决定的,绝非上交所一言堂。

暂缓上市,符合注册制精神

公告中有关暂缓上市的原因中提到,“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你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的要求”,让很多投资者心惊胆战,尤其是中签的投资者。

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字眼实在过于刺眼。

实际上多虑了,在小编看来,之所以那么表述更多的是出于对引用法条完整性的考虑,真正的原因应是后者,信息披露的要求。

注册制的核心就是信息披露,尤其是对企业风险的披露,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并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是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监管环境的变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重大事项,及时、公平、准确、完整地披露环境变化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义务。已完成发行但尚未上市的蚂蚁金服,自然要绝对服从相关规定,在上市前披露此重大变化对公司经营及未来业绩的影响。监管环境的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必将是长远的,蚂蚁金服也需要时间分析新的管理办法对公司未来经营与业绩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暂缓上市就是为了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而采取的争取时间的办法。

暂缓上市,更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

若蚂蚁金服不对当前变化对公司的影响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带病上市”,那么市场就很难对公司形成统一、一致的未来预期,必将对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的走势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无论对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均会由此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信息披露后,还要给市场一个缓冲期,来充分消化信息披露的内容,所以暂缓上市的最大受益者是投资者,蚂蚁金服也会是受益者,稳健的市场表现与公司形象是息息相关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监管层在蚂蚁金服上市之后推出新的监管办法,二级市场的扰动必将让大批投资者产生损失,2万亿市值级别蚂蚁金服剧烈波动对整个市场而言都是震颤,这样的后果是监管层、蚂蚁金服以及投资者都不能接受的结果。

当前的发行价应以反映了监管环境变化的预期

暂缓上市的消息公布后,市场就存在一种猜测,认为蚂蚁金服68.8元/股的发行价是否高估了,会不会重新定价、重新发行。

在笔者看来,完全不可能。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绝非拍脑门的事情,而是监管部门经过深思熟虑,并与市场中的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核心企业共同商议的结果。当然,每家企业出于自身考虑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暂行管理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全市场的秩序,是为了行业的长远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不会因为某家企业的看法而改变初衷。

以蚂蚁金服这样体量公司而言,自然是深知未来监管的方向,那些在一级市场上认购的战略投资者,以他们的资源、背景自然也是知悉这样的监管方向与策略,因此在发行定价时应该就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换句话说,68.8元/股的发行价,就是新监管环境下的合理预期价值。

拥抱监管的蚂蚁金服,依旧值得我们期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