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数据还能影响征信反正我是信了 [复制链接]

1#

1

1

1

通常我们卡圈说征信,代表的就是个人征信报告,但是大家很清楚一个道理:信报能体现的东西太少了。它能反映的仅仅是一些很基础的关于一个人的基本画像。

打个比方通俗一点解释:看你的信报,可以看出来你有没有缺胳膊少腿儿(逾期、小贷太多等等)

如果信报比较正常,顶多从上面看出来你这个人有鼻子有眼的,但是五官端不端正,是长成了闸北吴彦祖还是朝阳王宝强,是很难看得出来的。

那么想再进一步清晰用户画像,靠得是什么呢?

02

2

1

就是我们的大数据。其实稍微有过几年网龄的小伙伴都知道互联网的那点儿丑闻,之前的滴滴看人报价、电商平台的精准“杀熟的”,都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缩影。

但是对我们玩卡的人来说,大数据的威力可能还不仅仅止于此。

卡圈的人基本上都用过,花呗、借呗这类产品,在不上征信查征信的年代,马爸爸是靠什么给你确定授信额度的呢

又怎么在保证自己发展成金融独角兽,让郭嘉都瑟瑟发抖的情况下,依然控制了令人惊讶的不良资产率?

答案就是蚂蚁自己强大的风控体系,这套风控体系能够建立的基石,就是海量用户提供给平台的数据。

大家应该有过为了提升芝麻分,去支付宝里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母校、公司、房产、车产等等,试图以此来提升自己芝麻分的行为。对不起,tooyoungtoosimple,alwaysnaive.

03

3

1

其实在你注册支付宝的时候,在你绑定、使用支付宝的过程中,你所有能被提炼的信息,其实都已经被马爸爸所掌握:

小子,你抬眼镜的这个姿势是撒谎心虚了,真的只摆正眼镜的姿势不是这样的,我可太了解你了。

由于保密原因不能讲得太直白,简单说几个无关痛痒的风控指标:

01

手机号

这个最基础的东西可能就被9成以上的人忽略掉了。

手机三要素的一个三方接口,查询一次几块钱,可以查到你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在网时长等等信息。

这位爷,您实名注册支付宝,用一别人在网时长不到一个月的手机号,你当我做慈善呐?

所以手机号这个东西,现在都能携号转网了,咱就别折腾总换了,给我往死里用,用到死。

02

有房有车概率

为什么我说上边你填不填房产车产信息都影响不大呢?

除非您坚持线下交水电费、高速费停车费油费全现金,不然从你无数次的消费行为上,马爸爸早就八九不离十猜到你有多大可能性有房有车了。

所以呢,同理,如果想攻花呗借呗额度,或者哪个银行,尽量用这个银行去缴纳所有相关的费用。

银行间的数据可能互相不连通,但你在它眼皮子底下干了什么它必然是门清。

03

稳定等级

设备稳定等级:太好理解了,正常人谁没事儿整三五个手机换着登同一个支付宝啊,每次送过来的数据设备UID、IP地址啥的都不一样

哥哥您这儿帮我们支付宝做移动端兼容性测试呐?

地址稳定等级:更简单了,你隔三差五剁个手没事儿点个外卖,老老实实往家里寄或者往公司寄呗,天天换地址是哪出啊?

不是居无定所,就是小三太多,哪种情况都不像是个正经人儿啊。

04

身份特质

别问,问就是多加我们国家领导人、强高管、知名人士支付宝好友。之前说的芝麻分高互相加容易涨分还真不是捕风捉影

你联系人的身份、资产状况、信用情况,都会对你的画像产生影响。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什么物以类聚,那叫“圈子”!

04

4

1

如何在裸奔时代尽可能优雅

只要你手机上还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