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已经在外两周了,在广东省待了一周,旋即飞往云南。刚刚结束的这一周,在云南省的香格里拉、丽江和大理三个地方讲座。基本上,每天都在路上。或从香格里拉,赶往丽江;或从丽江,赶往大理下关;或从下关赶往祥云;或从祥云赶往巍山。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出门在外,多数如此。
整个活动结束时,
下榻在大理古城附近的一家客栈。
晚上,信步闲游,别有一番滋味。
周日赶往哈尔滨,周六可以放松一下。
大理的蝴蝶泉、崇圣寺什么的都去过了,也不待再去。
最乐意的倒是开车绕着洱海去兜风。
洱海很大,天空很蓝,普米族的杨哥开车,而我坐在副驾驶座上。
打开音乐,听着吉克杰拉的《别闹了》,跟着节奏摇摆,跟着旋律哼唱,这样的时刻简直美得不像话。
(嘎嘎,英气逼人的杨哥单身哟)
二
之前,在单位上班,外出讲座之后,如果旅行什么的,不能随便发朋友圈。毕竟外出是工作,你这旅行是这么一回事?现在,做了自由职业者,大可不必考虑这些。爱发什么就发什么,爱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如果不忙,在大理我可以爱逛多久,逛多久。这是自由职业者的一点好处。
哪天真的不高兴了,就在异域他乡寻觅一家幽静的客栈,好好待上一段时间,累了,外出散散步;不累了,回到房间码字。
码字,就是我的工作嘛,我这也不算是瞎混。
之前,给自己的创意写作班的小朋友和大朋友讲述一位编剧的故事。这位编剧跟我年龄差不多,冬天的时候,北方太冷,雾霾也大,她一不开心,就抱着电脑飞到三亚。在三亚待上半年,写出一部剧本,然后售价百万。大朋友听了之后,眼睛瞪得老大,小朋友也是满脸羡慕。
编剧的工作跟作家的工作,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
在洱海边,开着车,兜着风,听着音乐,念及此处,更觉得自由职业者的美妙。这么一看,单身真是不错的一件事。一旦有了意中人,利用节假日,偶尔这么小任性一次,也是美哉美哉。
三
周日早上八点多的航班,周六晚本打算下榻在海东临海的客栈,可是洱海整顿,围绕洱海的所有客栈都已关门停业。只好返回城里,下榻在7天酒店(洱海公园店)——这里的7天比别处的7天多了一重味道。
周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司机就来接我去飞机场。我在背包里装了两本书,一个笔记本,还有一支笔。
登机之后,先在舱口取份报纸。然后,来到我的座位跟前,先从背包里掏出两本书,扔在座位上;又掏出笔记本扔在座位上,接着再掏出中性笔装在口袋里,最后把背包装进行李舱。
从大理到哈尔滨,中途在天津转机,到达哈尔滨得在下午五点左右。飞行的路上,我总得干点儿啥。老早前,喜欢在ipad上下载视频观看,现在,觉得看视频也属于浪费时间,还不如看书呢。
先把飞机上的报纸翻看一遍,了解一下最近的新闻动态;然后取出座椅背后的航空杂志翻一翻,看有没有吸引人的文字。待得飞机进入平流层,放下桌板,把两本书、一个笔记本还有一支笔放在上面。
我看书有个习惯: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如果不写不画,就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遇到特别令我触动的句子,我则会把它抄写在笔记本上。
之所以是随身携带两本书,是为了换着看,比如一本是思维认知方面的书,一本是小说书。两种不同类型的书交叉着看,脑子也可以转的活一点。
四
在大理州的巍山县讲座时,下榻在巍山古城的蔚山宾馆——一家很美的宾馆(临走时,才发现,原来最好看的还是不远处的古城客栈,以后要去要去。)
从祥云赶到巍山时已经夜深,也不知道下榻的宾馆附近是哪些建筑。第二日,在古色生香的群力小学(坐落在一个文化景点)讲座结束,信步闲游回宾馆,猛地一抬头,惊喜地发现宾馆门口就是新华书店。
我的天,每年在外讲座许多场,住过许多酒店(宾馆或客栈),最令我感到美妙的还是无意间发现下榻之处附近有书店,就像是平淡的生活里,忽然收到了一份礼物。
跑进书店,虽然不一定买书,但好歹也要闻闻书店里的气息。喊着戒了酒的人一样,一遇到好酒,还是忍不住会尝几口。虽然包里有书看,也告诫自己先看完那两本书再说,可是一走进书店,还是忍不住,买了一本《骆驼祥子》。(之前,在北京跟大伯聊过这本书。)
在收银处,结款时,用店里的印章狠狠地在书上盖了一章。我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但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若是买书,必须盖章。比如:去成都杜甫草堂,买的《李杜诗选》;在德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新知图书店,买的《人类简史》;在昆明市中心的新华书店,买的《边城》;在南京禄口机场买的《北上》……这些书上,扉页或者版权页上都有书店的印章。
一本书,有千千万万本,但当我在某时某地给它盖了章,那这本书也就天下独一无二了,这本书也就有了故事。
我喜欢给自己的书乃至人生创造一些故事。
五
飞了一路,看了一路。
大学之前,看小说看的非常多。参加工作后,长期一段时间,阅读的是是实用类书籍,注重能力提升和思维升级。
读了《骆驼祥子》,让我抱定了重新回归小说阅读的决心。
读书,可以让你经历别人的人生。
在飞机上,我回到了民国,跟着祥子走完了他的一生。我一直在思考祥子最后的悲剧是他自己酿就的,还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造就的。或许两者都有。虎妞死去之后,假使他选择了小福子,兴许他的人生会更积极一些。唉,世事难料。读罢此书,在书后题写了六个字:生如蚁,美如神。
在茫茫人海,自己也无非就是一只蚂蚁,但希望自己可以把生活过的“美如神”。
(龙少社门口)
六
慕白老弟接站。
我们虽然一个在山西,一个在哈尔滨,经常不见面,但每次相逢,都跟昨天分别似的。
在车上,跟他聊老舍,聊余华。
余华的书,我只阅读过《活着》。我还清楚地记的,读完这本书时,正好是寒冬腊月。外面冷,自己当时的生活也冷。
任佳瑞老师亲手给我熬了一碗八宝粥,心里一下子变得热呼呼的。
七
第二日。
宇哥、萌姐、慕白、斯媛、碧野还有我去了万达茂闲逛。
在这里,看了采用穹顶技术拍摄的《飞跃龙江》,我的天,一行人都被震撼了。(好可惜,宇哥没能观看。)
据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逼真的观影体验,比VR什么的先进多了。我们没有戴任何辅助眼镜,但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其逼真。我们就像坐在了直升机上,俯瞰着黑龙江的各大名胜景点。逼真的效果吓得萌姐侧着脑袋,不敢看。
观影之后,我们又来到了西西弗书店。
宇哥说西西弗书店已经跟龙少社签订了协议,下一步你的新书出版,就可以在全国的西西弗书店看到了。
慕白也准备跟西西弗书店联系作家签售事宜。
听到这一个个好消息,再看着琳琅满目的书,我不由得爆了一句粗口:做作家真tm是一件幸福的事。
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好好写,好好写。
临走时,在这里买了一本《许三观卖血记》,慕白说这本书,他看得蛮震撼。我蛮好奇这本书的故事。
结账时,在书上盖了章。
八
次日,凌晨五点半左右,出发。
跟张社长、万副社长、宇哥、孙鑫、碧野一起去绥化市的青冈县。
黑龙江省出版集团在这里举办一个捐赠活动。
捐赠之后,出版集团下属的各个单位要进校园举办一些活动。龙少社的活动是“名家进校园”的主题讲座活动。
我讲的是《年少正是读书时》,自我感觉,讲的还好。
校长起初以为这场讲座主要是面对贫穷家庭的学生,所以,并没有安排自己的孩子参加,临到半截,发现其他孩子可以旁听,便把自己的孩子也给安排在了教室里。
活动结束,一行人又匆匆地赶回哈尔滨。
九
夜里,在道里区吃熏肉。
宇哥和慕白都说这家店在当地很有名。遗憾的是,我的味觉迟钝,对饮食也不怎么讲究。
我倒是很乐意喝店里的红糖水。
结账时,我已经出了店。碧野和孙鑫哥走到跟前,说:“小酷,你被认出来了。”
我很诧异:我来这边讲座过吗?
宇哥摇摇头。那奇怪了,孩子们怎么认得我。
碧野起先以为听错了,让孙哥确认。孙哥仔细一听,还真是。两个小姑娘在说:小酷哥哥。
或许是之前他们在黑龙江省新华书店听过我的讲座吧,也或许是龙少社跟黑龙江省电视台合作举办活动,邀请我进校园那几次?
具体,也说不上来。
反正,在祖国的大东北,在陌生的都市,忽然被小朋友认出来,也是美滋滋的一件事。
九
晚上,看德云社的相声。
这已经属于第三次来这里了。
第一次是跟方闻姐、慕白还有双儿姐;
第二次是跟邰嵩哥。
时间真快。
跟龙少社年结识,一转眼两年就过去了。
线下听相声的感觉,会比电视上好很多。这次听相声,印象最深的是马鹤琪与关鹤柏。
马鹤琪是逗哏,关鹤柏是捧哏。马鹤琪讲段子,就像流水一样,顺畅,自然,关鹤柏捧的也是天衣无缝。这就像讲故事,有人讲的浑然天成,有人讲的生硬粗糙。
不仅我一个人如此评价,宇哥他们也是如此认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好演员就是好演员。
小酷哥哥
生如蚁,美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