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几乎占据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三分之一。科举制度不仅对我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世界各国都有积极作用。朝鲜、日本和越南这几个受到中华文化辐射的周边国家历史上都曾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西方的官吏选拔制度也是科举制度发展出来的。
古人云:“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读书人的目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他们要通过重重考试,最终才能参加殿试。殿试的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和三甲的人数不等,都是进士和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后并不一定可以马上走上人生巅峰,毕竟状元才被授予四品官职,大部分人一般是从六品以下的官职,例如校书郎等。
蚂蚁新村职业小知识猜一猜:“校书郎”在古代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选项:A、在私塾当先生,B、校勘整理图书。
校书郎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诞生于东汉时期,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校勘、整理图书典籍。“校书郎”是古代中央基层文官之一,不同朝代分属不同的机构,唐代的秘书省、集贤殿、司经局、弘文馆、崇文馆都有校书郎的职位。
到了宋朝,“校书郎”属于秘书省,辽、金、元三朝则属于秘书监,直到明清两朝才废除。古代担任过校书郎一职的人非常多,比较著名的就有杨炯、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元稹、李德裕等,难怪唐朝的读书人会认为校书郎是“文士起家之良选”,不过白居易也曾认为校书郎是“官小无职事”。
蚂蚁新村今日答案:猜一猜:“校书郎”在古代主要负责什么工作?答案:校勘整理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