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有何深意?聪明的人都能想明白
文
飞鱼欧巴说历史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人们也不甘心待在农村里了,都知道大城市里生活环境好,所以都想去大城市生活。实际上,大城市生活虽然比较方便,但是它的节奏太快,灯红酒绿的生活,有点让人们的心境太过浮躁。而在农村,虽然生活没有大城市方便,但是现在的农村发展的也是不错,而且农村里面比较安静,这才算是真正的生活吧?最主要的是,农村里面没有污染,几乎到处都是天然的,空气也特别清新,还有很浓的人情味。
但是,在城市就不一样,在城市里居住,有可能在一块住了好几年的邻居,互相之间都不会认识,而且大家都很忙,彼此之间也会有很少的时间去相聚。如果说在农村的话,这种情况几乎就不会存在,因为除了农忙的时候,农民一般都不会很忙。一般在大家都闲了的时候,大家就可能会互相串门,拉拉家常,在聊天的过程中,还会蹦出几句俗语来。这些俗语可是很有意思,在城市里面你是基本上听不到的,毕竟城市代表“高大上”,俗语自然是出现在农村里了。
说起俗语,大家可不得不重视啊,因为俗语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他们通过观察生活,总结经验,才得出的一些规律,然后编织出了朗朗上口的俗语,方便我们记忆和理解。可以说,俗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编来举个例子吧,就拿“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这句来说吧,大家肯定都听过这句。大家在野外看到这种情况,就知道明天一定会有大雨,就会提前做好防范。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并不是上句的俗语,而是这句“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句话有何深意呢?聪明的人都能想明白。
实际上,这句话一看就能很容易的看出它的表面意思:再借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借别人家的米,但是不能再借人家的柴火;你可以借别人家的衣服穿,但是不能再去借人家的鞋子穿。这是为何呢?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时候,人们的劳动力量薄弱,生产力低下,没有像现代一样的科学技术,所以大家都会努力的工作,但是,大家努力工作不一定就会不让你饿肚子,有些时候,天公不作美,你照样是没粮食吃。所以说,到了这个时候,没有粮食吃的人们,都会向邻居借点粮食,度过艰难的时期。
不过,再去想别人家借粮食的时候,别人家不会说什么,可能还会尽可能多拿点给你,让你早日渡过难关。但是,如果说你是去借柴火,那么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明明粮食比柴火有价值,为何大家借粮食也不借柴火呢?其实,这就跟人有关系了,没有粮食,可能是因为天不作美,或者其他原因,毕竟粮食地里的庄稼,一年也就那么两季。但是,柴火不一样,那几乎是遍地都是的东西,如果说家里连柴火都没有,那就说明这是人的问题,这个人太懒了。更何况,柴与财的发音很像,柴更是不能随便乱借的。
还有后半句,也跟前一句差不多。以前,人们的鞋子都是自己编的草鞋,如果说你没有鞋子,同样说明这个人很懒。因此,鞋子也是不能外借的。“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有何深意?聪明的人都能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