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里能否度过寒冬互联网大佬未来何去何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6108173.html

年11月3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二,打开电脑发现一个消息铺天盖地席卷全网“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自从蚂蚁金服扬言上市以来,各种消息层出不穷,而蚂蚁在上市这件事上的进展可谓神速,从一开始各部门就一路绿灯大开,这蚂蚁像坐了火箭一样就来到最后阶段,恍惚中让我以为自己对国内股市的认知出现了偏差,现在公司上市都这么容易了吗?

不过没想到蚂蚁快,国家出手更快!在其临门一脚之际,迅速把这道门焊死了!老张能想象到,多少蚂蚁的员工昨天还吃着火锅唱着歌,等公司上市摇身一变成为富豪阶级,可这一切在一夜之间化为泡影,有些人可能房子都卖了准备换大的,谁知最终是这样的结局。

前文说蚂蚁会被叫停是意料之中,为什么呢?首先来看蚂蚁招股书,蚂蚁有2万亿信贷规模,自有资金有多少?区区2%而已,98%是银行的,以及重复发行资产证券得来的,这些是谁的钱啊?当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钱,也就是说这2万亿资金有98%来自全国人民群众的储蓄和理财

资产证券化可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如果不上征信蚂蚁不就跟已经全面暴雷的p2p没什么区别了吗?如果任由蚂蚁无序扩张野蛮生长,将来一旦暴雷破坏程度会有多大?

到那时国家必定经济迅速衰退,外国资本将疯狂抄底中国实体产业,侵吞广大劳动人民的财富,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必定会在我神州大地上重演!

再来看看蚂蚁的股东比例,境外股东比例居然高达57.3%,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蚂蚁金服这么大体量的IPO只要成为其股东,基本上就是坐拥10亿用户,躺着赚钱,让谁成为股东并不是为了吸纳投资,而是利益分配

早在年,马老师做了一个他所谓最艰难的决定,也就是将支付宝私有化,凭借着一顿骚操作在跟大股东雅虎没谈妥的情况下硬生生把这件事办成了既定的事实,这事当时影响很大,国际舆论非常不友好,马老师当时说支付宝需要取得国内支付牌照!没错,马老师一口大锅甩给了国家!

“强盗抢占了别人的财产,破坏了我们的国际信用,还要全体中国人来买单!”当时批判最严厉的一句话,最终因为这件事导致了VIE危机,因为对中国人的信任下降,商誉下降,在美国上市的所有中概股都遭到了血洗!

马老师为何一定要这么搞一下?当时人家说了,支付宝只应该属于中国,因为支付宝是中国人民的!哇!多么爱国,多么打动人的言论!所以善良的大众很快原谅了马老师的不义之举。直到今天看到蚂蚁招股书中境外股东的比例,令人大跌眼镜,资本果真是为了利益什么卑鄙之事都做得出来,撒谎,欺骗,背叛!口口声声说是中国人自己的支付宝,中资机构的股份少得可怜,占股最多的不过区区2.49%,但某些国际上公然跟我国唱反调的股东,欺负中国的股东却能享有更大比例的股份!到头来这家掌握中国最大金融数据,掌握几乎全部中国人财富密码的金融巨兽,背后的主人居然是境外股东!吸着中国人的血,滋养着境外股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果然资本家眼中只有利润,马老师之前把自己包装成企业家只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已,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屠龙少年!

再来说说阿里带来的超前消费观念,根据调查报告,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平均负债超过13万,有86.6%的年轻人使用信贷产品,其中42.1%的人使用消费类的信贷额度,当月还清,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年轻人在负债还款,在这种畸形消费理念下,年青一代人的虚荣心爆炸式增长,社会越来越浮躁,某音上人均千万,但骗别人骗不了自己,如果再这么放任这种消费理念侵蚀下一代人,将来所有人都将深陷还债漩涡,都将成为马老师的“奴隶”,背负花呗债务的奴隶!

之前在上海顶级的金融论坛上,马老师公然嘲笑巴塞尔协议是“老年人俱乐部”,其实巴塞尔协议并不是过时了,而是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速度过快,巴塞尔协议跟不上脚步加以规范而已,什么是经济危机?说到底就是杠杆问题,蚂蚁拥有天文数字般的贷款,而自身却没有多少资金,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必定会造成波及整个社会的金融危机,之前马老师的好友赵薇“万家文化”事件为何被交易所封杀?不就是因为想用杠杆撬动社会资源?一旦发生债务违约,财富装进自己兜里跑路,身后的风险留给社会承担!

要知道花呗开放的限制很低,它还在给很多没有偿还能力的年轻人,学生贷款,当初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之前不就是金融机构贷款给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买房子吗?最终次贷危机重创美国,全世界跟着一起倒霉,要知道中国可不是美国,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可以开动印钞机,让全世界跟着买单,人家有美元霸权呀,中国呢,人民币国际份额有多少?我们印钱人家别人买账吗?最后还不是全国老百姓来买单?

再谈谈未来创新这块,这些年互联网巨头不断崛起,有心人早已发展一个逻辑无论是滴滴,拼多多,美团,京东等等这些巨头在创业初期都是通过烧钱来打破市场竞争,用低廉的价格形成流量垄断,最终开启镰刀收割韭菜,互联网本来就具有垄断性,他们口中高喊去中心化,但却努力地把自己变成新的中心!最可恨的是近期他们居然把手伸向了商贩,菜农,这些涉及亿万民生的菜篮子工程!

不说与民便利,反而与民争利!国家再三警告批评,然而这些巨头不见棺材不落泪,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今年马老师的冬天格外的寒冷,而阿里只是个开始,未来堪忧!而接下来互联网大佬们将何去何从呢?

未来政府一定会从源头上抑制互联网巨头挟资本与流量而“烧钱”扩张的恶习,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刻意压低价格进行掠夺性抢占市场打乱市场排挤打压竞争对手的巨头必将无所遁形。

巨头们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模式是否属于良性模式,这个主要看他的模式能否提高市场本身的效率,创新企业进入并占据传统行业大量市场份额之后,如果靠着雄厚的资金规模降低了成本,让顾客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这就提高了市场效率,这时就是市场中天然的优胜劣汰性,反之如果企业利用垄断提高了服务价格,则导致原本的市场效率反而降低了,从之前国内的风口来看,不容乐观,企业形成垄断之后“守规矩”的几乎没有。

所以对互联网公司来说,首要是证明自己的确能提高市场的效率,不能依靠资本的加持来打击原有的市场结构,通过公平公正合法有序的竞争来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如果不守规矩,那么政府就该出手!奉劝这些与民争利的企业“耗子尾汁”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