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蚂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妙先生豆瓣63分,杀好人救坏人观点新鲜 [复制链接]

1#

前言:“杀好人救坏人”这是什么鬼道理?恐怕很多成年人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概念,为了救坏人而将好人杀掉。看似荒唐的道理背后,到底作者葫芦里卖什么药?想要观众探讨一种怎样的人生大道理?

文/二次元叶罗丽

随着电影行业复苏疫情,一部国产原创动漫电影《妙先生》出现在笔者面前,从影片的开头,就打出“杀好人救坏人”的鬼道理。从电影的宣传海报来看,这是一部13岁以上成年人观看的动漫作品,该作品有意冲击国内少见的深度动画市场,欲以动画的形式,向观众传达一种独特人生价值观,引起观众的共鸣,获得观众认可。然而这部作品却以豆瓣6.6的低分收场,令人大跌眼镜。

何谓深度的动画市场?国内的动漫市场大部分被子供益智向和全年龄向动漫作品占据,这些作品大多只是具备简单积极的价值导向。而深度的动画,大多包涵着对人类、环境、社会、时代等深度问题的思考,这类的动画不容易看懂,读者需具有一种较高的观影理解能力,能够反思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发展和时代的矛盾。

这类动画市场的观影群体并不大,但是获得评价相比其他简单价值观的动画要高,越是有深度的动画,就越能够获得价值的奖项。观影群体不大,影响票房收入;深度的电影内容,能够冲击各项电影奖项,两个本来就是很难兼得。在国内涉及的深度电影市场的作品并不多,获得好评如潮的作品更加少之又少。

纵观国内深度动画,唯独《大鱼海棠》、《大护法》、《大世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国外市场却早已经形成成熟产业链,例如以宫崎骏为代表出品的动画作品,经久不衰,集万千荣誉于一身,影响后人创作,作品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

《妙先生》不“妙”

同样是讲述人生哲理,挖掘人性善与恶的《妙先生》却没有得到大部分观众的认同,以豆瓣6.6评分来评估这部作品,作品算是冲击奖项“失败”了。《妙先生》不“妙”了。

《妙先生》改编自不思凡的同名短片,由李凌霄执导,这部作品据说是《大护法》的姐妹电影,这里所谓的姐妹电影,其实是将两者的都是同出一辙,同属黑暗系列的成人电影,去剖析人生的善与恶。当然《大护法》取得多万的票房成绩,而《妙先生》的票房却不堪入目。《秒先生》的剧情真有如此之差吗?

《妙先生》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无父无母的笑人和贪婪的养父的故事,受尽各种恶意对待,最终被恶意吞噬。第二个故事,养子为了拯救全村和养父,自我牺牲,但是换来的却是更多无止境的贪婪。第三个故事,云香为了唤醒赌徒丈夫,甘愿用尽方法攒钱,然而后果可想而知,又是一个悲催的结局。而这一切的因果,都是因为这些可怜而善良的人体内生长着一种叫彼岸花的东西,善良的人体内有金色的彼岸花,但是这些的身边必定带来无数的堕落和黑暗的欲望。而主角丁果正是为了杀掉这些善良的人,搜集12多彼岸花,揭开真相,砍断因果,拯救世界堕落的人们。

原来所谓的“杀好人救坏人”,意思就是为了集齐彼岸花,拯救世界处于危难的人们。

《妙先生》的核心思想和画风

作者灌输在这部作品的灵魂就是用一个人的生命拯救一群人,看似很划算的选择,但是有没有考虑到被金色彼岸花寄生的人的价值,到底要多大的勇气,才会选择牺牲自己,去拯救一群堕落的人们?当然作者将这种杀生成仁的抉择权回归到彼岸花的主人手上,救还是不救?如果不救,估计丁果拥有也集齐不了12夺彼岸花。

但是事实上,彼岸花的主人都被设定为善良的人,被周围堕落的人们迫害到无路可走的人。当然他们最终会选择拯救身边的人,也就有了被迫牺牲小我,拯救大我的可歌可泣精神。

作品定位于成人作品,足足筹备了五年时间,在画风上继承了《大护法》一样的国漫水墨风格,东方式的漫画风格已经非常成熟,无论背景色彩和人物构造,都极具视觉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小动物也看到了一些新鲜的构思,例如鸵鸟般的坐骑,透明的蚂蚁,奇怪的青蛙,这种奇思妙想般的创造让这部作品有一种“宫崎骏式”的奇怪生物。

《妙先生》的画风必须给予认可,而“杀好人救坏人”其实也挺新鲜的观点,但是这部作品充满了“成人化”的性质,通过对男主丁果的横眉冷对世人的堕落,到最后不得不走上自我牺牲的道路,其实映射出好人的善良和坏人的黑暗,更加彰显主角内心的矛盾和思想的复杂,要有多大的坚毅才能够看着善良的人死亡而不流露出半点的怜悯。故事其中的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牺牲精神,善与恶的博弈,并非是人人都能够看懂,即使是成熟的成年人观众也要不断地揣测作者要传输的价值观。

观点新鲜却存在架构缺憾

丁果最后选择牺牲拯救世人,其实也是作者对于人生探讨,其实彼岸花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造成人们堕落的根源就是人们的无止境的欲望。可怕的不是彼岸花,而是人心,人心险恶。人类自身的痛苦都是由自己的欲望而诞生的,人类最终陷入痛苦和堕落的循环之中,即使毁掉了彼岸花,人心依然会有丑恶一面的。

导演关于这种“杀坏人救好人”的道理其实是标新立异,值得赞许,但是为何整体票房不佳?从影片的构思顺序来看,作品一开头就抛出这样的鬼道理,高调铺开故事,其实也挺有吸引力的,但事实上后续剧情并不紧凑,整体在赶剧情。可能剧情的架构在三个小故事来引导彼岸花的真相,“赶鸭子方式”的叙事方法让人无法去深思和感受故事的魅力。

而且这种叙事方式却以一种非常人的语言剧本来说话,让人整体感觉到这部作品的人物,仿佛被作者灌输一种大道理来影响观众,观众最真实的感受就是被角色“说教和讲道理”,走马观花般的剧情其实是影响观众的观影效果。

电影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过于深沉。

这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就一直充斥着生与死、堕落等等限制级的内容,这也许是作品为了达到效果,不得不将“黑暗”进行到底,正为这部作品定位13R系列,其实也是阻挡了大部分观影群体,造成部分观众的流失。动漫给人的印象都是热血和正能量的,然而《秒先生》却一直以一种自我牺牲也拯救不了整个世界的,救赎不了丑恶的人心,作品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

其实里面的大道理,很多人都很难理解,甚至本身逻辑也存在一定的缺憾,例如善良本来就是一种牺牲,为何任何一种善良都不会被辜负?这种反人类的的哲理,让人很不舒服,正因为这部作品太多的过于深沉的道理,已经超越我们的理解范围,或者只是作者构思剧情的道理而已,让观众根本无法找到代入感,从而造成这部作品的好感度并不高。

对于这类涉足的深度哲理的动漫市场的作品,其实没有必要营造这种黑暗的气氛,反而像宫崎骏那样,既让人看起来轻松和奇幻,又能让人深思故事的蕴含哲理,不是更好吗?

作品的意义被肯定

最后的话:《妙先生》虽然评分较低票房扑街,但是却打开了国产原创动漫的成人动画市场,本来动画就不是低龄儿童专属的,像日本、法国,类似这样富含哲理的动漫作品比比皆是,这些作品都是为了向人类传达一种人性的思考、生存的思考、成长的励志等等,纵观国漫市场,是缺少这样的作品,前有《大世界》用黑色荒诞风格刻画了社会众生,后有《妙先生》用黑暗抑郁的画风带出另类的人性思考,《妙先生》代表的是国产原创动画的进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